三掌门 > 世间清晨皆微凉 > 天平上的女人

天平上的女人


  梦骊担心换岗位后没时间照顾孩子,不放心孩子很小便离开母亲的怀抱,去奶奶家或者外婆家;也不愿强迫两方父母来到县城,为了孩子牺牲他们的社交快乐,改变生活习惯。

  可是,人生就这样了吗?定了基调,一辈子碌碌无为,直到年老退休,颐养天年,临死前回望人生,蓦然发现,最初的梦想还孤零零地在风雨里瑟瑟发抖,等候曙光?

  不行!不行的!这不是她要的生活!

  她计划一边废寝忘食地学习更多的实用技能,一边留意其它机会——不愿意捧廉价的铁饭碗。

  道德教条曾是中国封建王朝捆绑人心最有利的工具,它要求少从老,女从男,没有文化的农民服从知识分子的管教,女人的主要功能或唯一社会功能即生育,并相夫教子。

  班固的妹妹班昭是中国有名的女性历史学家、诗人,担任过皇后的老师,她作为彼时的女性,是非常合格的——不仅遵守妇规,还写《女诫》等作品教导其他女性守规矩。在男权社会,这些规矩像枷锁一般禁锢妇女的人性,甚至不承认她们的人性,将她们视为男性的私有财产或奴隶。

  《人类的演变》提到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话:“没有一个奴隶像一个妻子那样是竭尽一切所能的奴隶,是体现了’奴隶’这个字眼的全部含意的奴隶”。

  后来,女性走出了家庭的牢笼,步入社会,成为劳动者大军的积极分子。但女性在工作环境里受刻板印象的约束,经常只是从事一些升职空间狭小的所谓“女性的工作”。这或许是因为性别隔离伴随着成长,一直延伸至职业领域,迫于社会压力,人们选择了“适合”自己身份的职业。

  童年时期,大人会为女孩子挑选适合她们的兴趣,比如音乐、绘画,对她们的要求也遵循传统规则,而男孩子则学习国际象棋、篮球,培养了更多的男性气质。之后,更多女大学生会学习行政管理,而不是生物工程,而男性可能会学习程序编码,而非幼儿师范类。

  在传统偏见里,换车胎不是女生能应付的,这种机械活只属于男生,而这种观念无疑会成为女性操作的障碍。我扛不动轮胎,拧不开螺帽,不能干这种脏活等等理由,于是,她们真的无法换胎了。

  也许没有这些暗示,她们会说,我可以试试,只要借助合适的工具,这不是什么难题。换件衣服,或者事后洗洗就好啦。

  可是现在呢,愿意尝试的人会说,我要尝试,因为我是女汉子!在她们眼里,这依然是男性该做的活儿,女人做了,便是像男人了。

  同样的,虽然有男性会选择护士专业,但因为和大众印象有所出入,真正从事护士行业的男性,可能会产生不舒适感甚至是羞耻心。还有人担心,若男性担当幼儿教师,会把男童带到“娘”的路子上,不利于他们性格的养成。

  在政治领域,女性的身影也比男性少很多。《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从经济地位、学习机会、政治参与及卫生福利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女性地位。

  数据显示,中国妇女地位在世界排名中才排第99位,在政治参与方面得分尤其低。综合来看,在男性扎堆的STEM领域(即物理科学、技术、机械和数学四大领域),男性比例也远大于女性。

  发展心理学认为,女性更偏向于社会联结,善于和他人合作,而男性则更喜欢独立。这就导致职业选择的兴趣和优势差别,女性或许在人际协调上更胜一筹,而男性在领导与管理方面更具天赋。

  当然,高等教育的普及,让更多的女性进入“男性的工作”,也能一展宏图。

  被誉为“世界物理女王”的吴健雄,曾验证过宇称不守恒原理,是物理学界的闪耀明星。

  为中国妇女创造更多希望的林巧稚,一生无后,接生数以万计的婴儿,推动中国妇产科发展。

  医学博士王琳,致力于医学研究,与其团队一起研发了从蚕丝中提取丝胶以治疗受损神经的技术。

  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是个女强人,进过白宫财务部,后转战硅谷,陪伴谷歌成长为网络搜索大佬,多年上榜《福布斯》最具影响力的女性。

  她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里,母亲为了家庭放弃事业,并希望将这种传统的思想传授给女儿。桑德伯格接受了这个观念,仓促结婚,但很快就离婚,并意识到男权思想对女强人的排斥。

  她将生活重心置于工作,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平等相处的伴侣,尊重她对工作的执着,并分担家庭的负担。后来这个人出现了,可美好太短暂,他因为意外跌倒于健身房失血过多而亡,给她带来了沉重打击。

  走出阴影后,她重新振作,不仅要把事业发扬光大,还要鼓励世界各地的女性勇敢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困在年龄、传统观念的桎梏里。



  她在《向前一步》里说:“她们自己选择了成为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很多女性都是如此退出聚光灯的。

  她们放弃在外的工作,悉心照料家庭琐事,列宁指出女性被“琐碎的家务摧毁、压制、愚化和贬低了”。在别人眼里,她们是没有工作的人群,由丈夫养着。

  支撑家庭的半边主力,成了依赖另一半的弱势群体。

  当然,有些女性选择了兼顾家庭与事业。

  美国有位女性程序员叫玛格丽特·希菲尔德·汉密尔顿,由最先的家庭主妇踏入程序编码的世界,她和团队帮助阿波罗8,拯救登月飞船,2016年获得***颁发的美国自由奖章。

  在工作与孩子之间,她并没有舍弃谁。孩子出世后,她仍在林肯实验室工作,任由孩子在单位睡觉、玩耍。试想,如果单位、家人都无法包容她对工作的狂热,并极力反对她带孩子上班,或许她不得不放弃这份工作,那么美国历史和她的人生就会改写。

  单位包容了她,她回报了单位,堪称双赢。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95489/95489738/6394161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