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世间清晨皆微凉 > 一片碎叶

一片碎叶


  师甜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批判妈妈对家庭的冷酷自私。她从不希图金银财宝,若天生便有,谁也不会排斥。可倘若要牺牲正常的成长来换取,并且颇具讽刺的是,被迫牺牲,有什么理由珍惜这被当成施舍于毫无能力安排自我生活的孩子的证物?

  她的愿望不过是正常生活里父母的关怀,难道这不是每个正常孩子都应享受的权利?

  她愿意做各种事遭人指摘?“人走进喧哗的群众里去,为的是要淹没他自己的沉默的呼号。”堕落并非所愿,衣着光鲜亮丽,心灵却早已枯萎,唯有喧嚷能淹没难以压制的控诉。

  酒精可以迷醉愁思,昏暗可以掩藏她眼神里的死寂。没有人比忧郁的姑娘更像孤魂,游走于凄冷的黎明,总也盼不来曙光褪去心中的恐惧。

  她曾以为妈妈亲手筑起无法翻阅的城墙,将母女隔离在天与地的两端,哪怕看到她嘤嘤哭泣,也不会打开城门来安抚。妈妈习惯奋战于医院,有时候吃饭当儿,接完电话,二话不说就奔出门去;爸爸为了事业栉风沐雨,常常深更半夜还在应酬,无论她放学还是上学都难得见着。

  她愿意设身处地体谅他们,可他们有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她着想?他们的错误摆在她的成长历程里成为毒辣的烈日,总在她想要反省自己的任性时出来提醒道:他们无情地把你扔在家里,不管你有没有哭,有没有饿,一个人是否睡得着。

  他们连她在学校挨了批评,去学校开家长会都不愿意,踢皮球一样耍老师,好像她是捡来的一样,弄得她很没面子,更被老师看不起!他们什么都不管,只顾自己的前途。

  他们从不认错,反而质问她为何犯错。她曾以为对付此种行为,最好的报复便是继续筑高城墙,既然要距离感,索性加大。

  终有一天,妈妈会扭转心意,可那时,她将发现,女儿早已不可触及。那天,她定会悔恨、哭泣,而女儿则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说实话,没有宣告胜利已是念着母女之情了。

  这天真的降临。

  一切都出乎意料,令她不知所措。心中没有洋洋得意与讥刺,本来可以冷言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却被患得患失的喜悦和一阵感动所吞噬。她甚至愿意体谅她的处境。

  当初,她不理解为何妈妈救死扶伤无数,却连自家阿姨都无法拯救,还任凭她自生自灭,病死榻上。但有时转念想,医生都有自身的专业领域,马姐所得胃癌并非她力所能及。

  马姐有家庭,她的病本应由子女负责,哪知一群白眼狼都选择放弃治疗,让她错过最佳手术期。那时,妈妈还是主治大夫,而爸爸的事业刚起步,两人薪资只够贴家用,为她请保姆的钱更是扣着各项支出省出来的。

  要救,也得问他们一句,有没有能力救。

  妈妈以为她又为自己的批评而不高兴,不禁深陷内疚,强装镇定,说:“明天生日,咱出去吃吧!”

  师甜内心忽然咯噔一下,脸顿时滚烫,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不敢看她,看向别处,淡淡地说这年头谁还过生日。她本想当作什么事都没有一样让生日过去。

  以前的每个生日前,她都告诉自己,与其让等待祝福的心爬到春风徐徐的巅峰,再狠狠摔下来,不如保持平常心,没希望也就没失望了。可是内心总是有强烈而被压制的期待。

  她无法否认自己回到家总会失望透顶,多希望家人正正经经为她过生日,没有蛋糕没有礼物都没关系,对她说句“生日快乐”即可。

  没有收到官熠的短讯也会感到失落万分,发誓等到他生日的时候也不闻不问。当然,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冲动,反而愈发牢记他的生日。

  她低着头望着鹅卵石,默不作声。多想道出真相,她在尝试戒酒,她不想再酗酒,她希望妈妈听到这句话会高兴,但最终没说——原因就是自己越来越依赖酒精,以为只是“说断就断”的事情,谁知脑里不知哪儿来了头蛮牛,在酒瘾上来的时候横冲直撞,闹得脑袋都快要裂了。好几次她最终难以忍受煎熬,去了酒吧,可是每次豪饮几杯后脑海就会出现惠荀难看的脸色和苛责的声音。

  凭她个人的意志力,很难从酒桶里面抽身。

  “甜甜,毕业后愿意回来吗?回到我们身边,我会尽可能多抽时间陪陪你。”妈妈诚恳地说。

  “这个,再说吧,我还没想好。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没事,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想你在我身边,不是监督你,管你,就是想跟你一起生活。在医院做得再好,女儿不给及格分,我就是不及格的人。”

  印象里貌似第一次被妈妈奉承,师甜难为情地笑。

  她想起惠荀,这个被她叫做“旺财”的男生,总是喜欢管东管西,叫她远离酒精,叫她好好活着,叫她和爸妈聊聊,她全部做到了。

  那么他人呢?为什么不再找她?

  如今走在街道,有时候左顾右盼,期待他可以悄悄来到她的城市与她假意偶遇,或者到这里旅游碰巧遇到也行,怎样都好。只是,无论生活轨迹如何,偶遇不再。

  自从上回他没有回信后,她赌气不再找他,却暗暗期盼他可以发来哪怕一个简单的表情。

  他在哪里?说好拯救堕落少女的,还没成功,他便要抛弃她吗?她很想找到他,好好端详,道一声谢,感谢他对她如此慷慨与忍耐。

  她相信自己未来会更好的。

  “仅仅在昨天,我认为自己只是一片碎片,无韵律地在生命的苍穹中颤抖。现在我晓得,我就是那苍穹,一切生命都是在我体内有韵律地移动的碎片。”她重读纪伯伦的语句,像旁观者一样看过去的自己,有点神经质,有些敏感,孤独地成长。

  总是想对着苍穹呐喊,却一直缄默,因为不知这世界里有谁能够听到,不知自己是否有洪亮的嗓音能将心中的种种不快释怀。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95489/95489738/6390708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