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世间清晨皆微凉 > 练手作之防晒篇

练手作之防晒篇


  整整三个小时,她才整理好,看到青涩的文章,她感到轻松,好似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事。接下来,就是放到公众号上,与君共享:

  根据波长,紫外线可分为UVC、UVB、UVA三种。第一者无法在人世间作恶,因为进入大气时即被过滤,只得交代两兄弟好好做“杀手”。

  UVB就像“南海鳄神”,手段残暴,叫人的皮肤变红、水肿、脱皮等,即日光性皮炎。不过,他的战斗力吧不是很强,雷声大雨点小,玻璃、遮阳伞和织物面料等物体就可以阻挡。

  UVA堪称“恶贯满盈”段延庆,内力高深,不光让人皮肤变黑,还直击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连玻璃、塑料都能穿透。它还总是阴魂不散,哪怕是阴天,也能抛下一大波“僵尸”直降人间,叫你防不胜防。

  紫外线的存在当然有它的合理之处,比如,给咱的枕头套上黑色“睡袋”,放在自然紫外线下暴晒,可以起到高温杀死螨虫的效果。

  但是,人体若长期暴露于紫外线(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会增加罹患皮肤癌的概率,最骇人听闻的一种无疑是黑色素肿瘤。

  2006年“世卫组织报告称:“造成紫外线辐射最大疾病负担的主要3种为皮肤恶性黑素瘤,以及在皮肤的不同细胞层中形成的非黑素瘤皮肤癌(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

  此外,紫外线辐射引起灼伤、皮肤光老化、皮质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翼状胬肉(眼睛表面肉质生长)、唇疱疹再激活和罕见的眼部鳞状细胞癌。”

  有个卡车司机,他的照片登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由于开车时总是一侧晒到太阳,时间长久,脸颊两边居然出现明显对比——常年晒太阳的一侧长满皱纹,老化严重,而另一侧相对较光滑,褶子少得多。

  由此,紫外线老化皮肤的能量可见一斑。

  有人喜爱小麦色皮肤,专门去照紫外灯或者阳光,殊不知,光照会促进人体产生更多的自由基,使胶原蛋白变性,加速皮肤衰老过程。

  胶原蛋白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试图从猪蹄、甲鱼壳上去寻找。

  它确实是好东西,为我们编织了一张紧密的网,承托起脂肪,锁住皮肤水分——无怪乎多少女人梦寐从食物或补充剂里获取它。

  可外界获取的胶原蛋白属于大分子,进入到胃部后,会转化成氨基酸这类小分子。

  也就是说,女人拼了老命啃猪蹄,补充的不过是氨基酸和脂肪,不过,肥胖的确会让皮肤看上去更有张力。

  与其食补,不如防晒,因为紫外线会降解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让皮肤更容易干燥、生皱纹(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会以每天1%的速率流失)。

  防晒没有年龄限制。

  六个月以下的婴儿皮肤娇嫩,应当避免阳光直射(哪怕是冬季)。很多婴儿黄疸偏高,家长便把孩子的皮肤对牢热情的太阳,有些只露屁股,有些竟然全身脱光。

  可是,阳光去除黄疸效果寥寥,笔者有见过经历一个月日光浴后,还是得借助双歧杆菌、多喂养的方式降黄疸的婴儿。早知如此,还不如早日用药呢,何必伤害婴儿稚嫩的肌肤。

  “黑皮肤”不一定代表健康,若孩子外出,需要利用帽子、遮阳伞或者防晒霜等工具防止紫外线直射皮肤。

  防晒没有时令限制。

  冬天,不要以为待在阳光房里就安全啦。一个冬天晒下来,得了温暖,失了皮肤质量,孰轻孰重就看个人如何权衡了。



  早晨十点后到两点,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需要尽可能避免皮肤暴露,比如带宽边帽、涂防晒霜等。

  南方人见到满天飞雪,那是兴奋得要往雪地里跑两圈的。如若雪铺了厚厚的一层,那么出去“浪”,还是得注意戴副墨镜。我们都知道,滑雪需要戴墨镜,原因就是在雪地行走,时间久了就会“雪盲”(即电光性眼炎),缘由就是角膜长期曝光在紫外线下,会受到损伤甚至是脱落。眼睛过度暴露于日光下,还可能导致眼晶状体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所以,现代人的标配不止手机,还有具有防晒功能的墨镜,特别是孩子,他们的眼部结构尚未成熟,对紫外线的防御能力更弱。

  我爱冬阳,也想肤白,最舍得购买的护肤品就是防晒霜。

  早在1938年,奥地利化学家弗朗兹·格莱特就成功研制了防晒霜,他还提出了著名的SPF(防晒指数)——防的是UVB。

  肯定有人要问了,是否SPF越高,防晒效果越好?

  其实不然,资料显示,将SPF15的防晒霜换成SPF30,防晒效果只增加了4%;而SPF40的防晒霜只比SPF30防晒霜增加了1%的效果,由此可见,防晒霜不必追求过高的SPF,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肤质的产品,并涂抹足够的量。

  至于阻挡UVA,我们需要用到PA,产品会用加号表示防晒指数:两个加号表示很有效,三个加号意味着非常有效。

  防晒霜有物理防晒霜,即成分中含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防晒霜,可以反射或折射紫外线以达到防晒效果,并且呈纳米级的两种成分不会穿透皮肤角质层,这意味着它们不会被人体吸收。

  缺点是它抹上去比较厚重,有时候像是脸上在刮大白,这往往导致人们稍微抹一点儿就当完事儿了,事实上,抹少了,达不到防晒效果。

  还有化学防晒霜,成分较为复杂,原理是吸收紫外线后再将它释放出去,质感轻薄,防晒指数可以做到比较高,一般认为两小时需要补涂一次。市面上更多的是化学或者物理与化学结合的产品。

  不喜欢涂霜或不方便涂的时候,咱也得好好利用身边的防晒良品,比如说衣服。

  纺织品防紫外线的性能称为UPF,数值越高代表效果越好,GB/T  18830  《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只有当样品的UPF值大于40,并且T(UVA)AV<5%时,才能称之为’防紫外线产品’。”

  即便是夏季,有事必须外出,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衣物。

  一般,涤纶面料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较强,纯棉类较弱;织物材料越密集,防晒效果越佳;干燥衣服比湿的布料更具防晒能力。

  中国人讲“中庸”,凡事过犹不及,我们不能过于防晒从而唯恐躲太阳之不及。事实上,阳光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也不能全赖阳光制造),另外,适当地晒太阳,可以维持情绪健康。

  怎么取舍,看你个人需要吧。我是个比较随性的人,操作起来不会太严格,但如需要在室外暴晒,还是会记得两小时补涂一次防晒霜。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95489/95489738/6370391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