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鸡毛蒜皮无小事 > 第12章 伙食费

第12章 伙食费


关于伙食费。

        计划生育结束几年以后,我家的经济条件是越来越好,但是我们三姐妹的物质生活依然是捉襟见肘。

        高中的时候,学校食堂一顿饭最低价格是三块五一份,除了周日放半天假回家吃一顿以外,一日三餐我都是在学校吃的。母亲一个星期给我50块生活费,显然是不够的。虽然我在打骂权威之下是懦弱害怕的,但是平时我性格外放,有事就说,因此我直白告诉我妈:“生活费不够用。”

        于是我的生活费就从50变成了65。

        但是我二姐就没我这样的勇气了。她是一个性格及其温柔善良,懦弱胆小的人。

        她初中那会子,午饭在学校里吃,最差的伙食要一块钱,于是,她每天只有一块钱的零花钱。其实那时候我家的生活条件并不差,父亲做了点小生意赚了点钱,在农村沙姓村庄里挣得算多的。

        我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如此克扣吃穿用度,我家的吃穿用度一直十分艰苦,钱基本花在建房子买家具等外在物质上,可能和父母的消费观念有关。

        后面的邻居经常吃山珍海味,龙虾海蟹,偶尔还会送一点给我们吃。但是他家的房子没有建的很大,装修也没有我家的豪华,但其实我心里是羡慕他们的。

        就连很穷的、一个月电费只用几块钱的隔壁邻居家的女儿一顿午饭都有两块钱。而且她比我二姐还小两届,那时候物价更便宜。

        一块钱真的不够用,平时还要再交点学杂费,二姐的胆量小,也不敢跟家里要,只能从饭食中省。至于她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有几次她问母亲要了,但是母亲不给,她迫于无奈,找到母亲锁钱的柜子钥匙,准备偷钱。但是很不巧,偷钱时被母亲抓住了,于是就狠狠揍了一顿。所以她现在既不敢要也不敢偷,只能从捉襟见肘的伙食费里省。

        二姐对我说:“有时候没钱吃饭,中午就光喝水,下午饿的前胸贴后背,实在难受。”

        她在我们三姐妹中个子是最矮的,大概也是正值发育的黄金年龄,身体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导致的。

        她告诉我:“有时候看着同学们下课买零食吃,我也想吃,就花五毛钱吃方便面,剩下五毛钱当零花钱。有时候学杂费多了点,我实在没有钱,就找同学借,但是又没有能力还,就只能做一个欠钱不还的小人。”

        最离谱的是初中毕业以后,二姐出远门打工。母亲只给了她200块,说用完了不够就打电话回家再给她寄过来。

        那个裁缝场工资要压一个月才发,也就是说二姐两个月没有收入,就靠自己的本金过活,当然200块钱肯定支撑不过两个月。

        她买了一点生活用品就花了几十。第二个月给妈打电话要钱时,手里只剩四五十,一个月只花了一百多一点可想而知她已经多么省了。

        可是电话那头的妈妈却说:“这怎么办呢?邮寄过去很麻烦的,要不你问同事借一下。”那时候没有微信支付宝转账便捷,即使有,我想母亲也会有其他的理由搪塞。二姐实在太温柔软糯好欺负了,如果像我一样强硬一点的话也许就能要到钱了。

        但是她也没有借到钱,不知是人生地不熟,别人不愿意借还是她压根就没有胆量和勇气问别人借,但是她上学是问别人借过钱的,所以我想大概率是社会上的人和学校是不一样的,他们不愿意借。

        于是她只能靠着四五十块钱熬过一个月。她说她每天花一块五买三个馒头,就着咸菜,早晨一个馒头,中午一个馒头,晚上一个馒头。就这样终于熬过一个月等到了发工资,但是她的身体也垮了,突然大病了一场,结果省下来的钱都用来治病了。

        当她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我是十分气愤的,我恨母亲。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还有很多。当我把种种伤心往事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满眼写着心疼,我知道父亲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好人,但他作为父亲是失职的。他说:“你为什么总是记着这些不好的事?”

        那个时代,父亲是负责养家糊口,母亲是负责生儿育女。父亲也禁锢于这样的封建思想和教条。他爱我们,但他对孩子尤其是女儿总是保持着过于疏远的距离,关爱过于匮乏。

        上学的时候,母亲总说:“别人家的孩子父母给钱都不要,我家的孩子给钱就要了。”

        我想好像也是,于是在一次她给我生活费的时候推辞了。旁边的人看到了还夸奖我,说我懂事,我母亲很欣慰。但是接下来我就面临了生活费不够的问题了。

        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玩的好的同学一个月2000生活费,我想要1000一个月,在和母亲商讨之后,最后以每个月850定了下来。我并不羡慕同学有高额的生活费,我只想有稍微宽裕一点的固定财产供自己打理。

        但是他们还是没有兑现承诺,父亲第一个月给我打了1000,第二个月第三个月就没有了,他在等我问他要,而我又是一个嘴硬的人,我希望他主动给,哪怕身上只有一百块都会和父亲说还有钱。他们还嘱咐我别乱花钱。

        我同学说你父母真奇葩,我父母都生怕我在外面钱不够,怕我过的太苦,总是问我有没有钱了,你父母到好,给这么少还怕你乱花。

        我在反思,也许别人家的孩子拒绝父母的给予是因为他们给的太多了呢,我也想做一个懂事的体谅父母的孩子,可是我的钱真的不够。我很难过。

        于是在大三父亲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给我打生活费,问我还有没有钱的时候,我发狂了。

        我说:“爸,物价多少你也知道,我没有经济收入,你给了我多少能坚持多久,你也能大致算得出来。我都说过了每个月给我850,你每个月给我850不就好了吗?不管我超支还是预留那都是我自己的事。我现在是大学生,我可以去找工作找兼职,你就是一分钱也不给我,我也不会饿死!”

        我知道我说话重了,但是我真的很生气。后来就好转了,我爸果然就主动打钱了,我也不用克服我那卑微的负罪感和羞耻心去舔着脸问他要了,这是我宁愿饿死也不想做的事。

        母亲总说:“别人家的孩子天天想家,我家的孩子出门在外连个电话都没有。”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是这样,打电话回家是我潜意识里没有的,也从来不会想家。这样的家没有温暖,充满伤人的倒刺,若不是责任逼我逢年过节必须回家,靠我的自觉我恐怕永远也不会想起。

        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句:出门在外,家不是我的避风港,在外面受过的任何委屈与欺压对我来说相比较母亲对我的伤害真的都不算什么,这样的家我怎么会想呢?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87665/87665944/69903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