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灵符天下 > 第九十九章 三万 第一天鉴定有惊讶

第九十九章 三万 第一天鉴定有惊讶


展品鉴定很快开始了,众位专家的座位也排定了,最靠近门口的是沈博,然后是杨钧岚、孔繁、金军,再接着是郭靖、郑立本,最后由袁昂把关。

        拿上来的第一件展品是一件珐琅彩松竹梅纹瓶,前面的几位鉴赏家一看到这件梅纹瓶就齐声赞叹,郭靖远远的使用神识扫了一眼,发现这梅瓶上竟然笼罩着一圈蓝色宝光,心里难免震动了一下。蓝色宝光就证明这梅纹瓶价值在一千万到一亿之间,看蓝色深浅郭靖大体上判断出了此瓶价值应该不低于五千万。想到此次估价比较保守,给出五千万的价格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很快,这件珐琅彩松竹梅纹瓶就到了郭靖的手上,鉴定书也到了他的手里,只见鉴定书上写着:“珐琅彩松竹梅纹瓶,高16.9cm,口径3.9cm,足径4.9cm。瓶直口,垂肩,圆腹,腹下渐敛,圈足。内外皆施白釉。外壁白釉上,以珐琅彩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松树苍劲,翠竹挺拔,梅花秀丽,绿叶衬托红花,画笔委婉细腻,此瓶不失为雍正时期官窑的绝美佳器。图案上方墨书“上林苑里春常在”7字,笔法自然流畅。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此瓶造型呈橄榄状,又称“橄榄瓶”,造型秀美,工艺精细,胎体轻薄,似半脱胎。釉质莹润无瑕疵,彩绘纹饰精湛,是清代雍正瓷器中的杰出之作。”

        郭靖也不犹豫,使用神识仔细看了一眼这件梅纹瓶之后在价格栏里写上了自己的估价,五千万,并且签上了大名。对于郭靖的估价,众人都是很好奇的,看他这么快就给出了价格,几位专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这梅纹瓶的确不错,我估价五千万,前辈看看是不是有出入?”郭靖把鉴定书递给郑立本。

        在场的都是行家,听了郭靖的估价,全都暗暗点头,眼中露出一抹异彩,有些惊讶的看着郭靖,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还真有几把刷子。郑立本扫了一眼梅纹瓶,接着拿起放大镜把器身通体检查了一遍,在确定没有残和修补的情况下,果断的写下了五千万的估价,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郭先生年轻轻轻,造诣却是不浅呢。这件梅纹瓶我们估价相同,五千万人民币。”郑立本本能地感觉到坐在自己的旁边的年轻人恐怕不简单。

        听到郑立本也给出了五千万的估价,在场的诸位专家也不惊讶,他们大体上也知道此梅纹瓶的价值。

        郑立本估价之后梅纹瓶到了袁昂手里,袁昂没有像郑立本一样检查的那么仔细,只是打量了一下器身,用手抚摸了一下瓶身,并且看了看底足,就写下了鉴定意见。

        第一件展品波澜不惊的鉴定完成,接着,第二件展品送了上来。整个流程和第一件的流程一样,唯一让大家觉得惊讶的是,这一次郭靖给出的估价和郑立本给出的估价还是一样。若不是郑立本是赫赫有名的古玩界泰斗,在场众人恐怕还真以为他和郭靖商量好了价格。不过以郑立本的身份,这种情况肯定不可能发生。

        又经过了几轮估价,郭靖给出的估价和郑立本给出的估价竟然大多相同,几次不同的情况也是差距甚小。到了这种程度,在场众人终于不敢再小觑这个年轻人,知道对方肯定有真才实学,否则估价断不可能这么准确。

        此次内部鉴赏会,郭靖可谓是大开眼界,价值超过千万的展品比比皆是,几乎每一件抛到外面都能引起玩家的追捧。

        这时候,展台上又出现了一件展品,这件展品一出现,大家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并且小声的讨论着。郭靖的目光也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是一件元青花。郭靖对古玩有兴趣,对元青花也有所了解。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

        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这一新的釉下彩品种的出现,是元代瓷器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元代是创烧青花釉里红的时代,所以元代青花釉里红存世量极少,再加上其独有的艺术气质,价格高昂,成为古瓷中的宠儿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之前,郭靖就在会客室看过宣传册,知道这件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乃是此次中港古玩精品艺术节的重量级瓷器,当时看宣传册的时候傅清扬也是赞叹不已,可是等看到这瓷器的真容,他的眉头却一下子皱了起来。

        元青花的昂贵价值众所周知,在郭靖看来,这件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价值应该能够过亿才对。可是他看到的宝光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根本看不到紫色宝光,器身上只有一圈淡黄色宝光。

        郭靖内心一震,他对自己的神识神通很有信心,知道经过神识判定的价值不会出错,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此次鉴定会的重器,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是件赝品。

        前面几位专家对这件元青花也非常重视,鉴定的很仔细,但是每个人鉴定完成之后,脸上都是面露微笑,很显然,他们都没有看出问题。很快,元青花也随之滑动到了郭靖面前。

        郭靖从金军手里接过鉴定书,只见上面写着:“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通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附狮纽伞形盖。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通体青花釉里红纹饰。罐盖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回纹各一周。罐身近口沿处绘青花缠枝花纹、卷草纹各一周。肩部绘下垂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绘青花水波纹托白莲,云头纹之间绘折枝牡丹纹。腹部四面堆塑双菱形串珠开光,开光内镂雕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园景,以釉里红绘山石、花卉,青花绘花叶,纹饰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饰青花折枝莲花,与肩部云头纹相对应。近底处绘卷草纹及变形莲瓣纹,莲瓣纹内绘倒垂宝相花纹。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特别是镂花装饰在元代瓷器上较少见。青花、釉里红在作品中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整体形成一种气度雍容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经鉴定,属元代青花精品。”

        看到鉴定意见,郭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这一次,他没有急着估价,若是在鉴定书上写下几万块的价格,恐怕立刻就会被质问,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谨慎从事,只有找出有说服力的证据之后才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否则,总不能对别人说,我拥有神识,能看透此物价值吧。

        郭靖神识完全开启,展台上的元青花在神识下分毫毕现,这件元青花瓷器光亮如新,完美无缺,就仿佛不久前刚刚烧制出来的一样。但是郭靖却不敢以此作为证据证明它是一件赝品,因为元代烧制的瓷器保存条件完好,或者一烧制出来就被窖藏的话,也可能出现光亮如新的情况。

        现在很多古玩商或者造假者喜欢将瓷器做旧,有古旧感更容易让人上当受骗,但是真正的高仿却恰恰是不做旧的,因为那反而会露出斧凿的痕迹,露出破绽,真正有经验的行家往往能够通过做旧痕迹而识破做旧的赝品。

        郭靖的眉头越皱越紧,这件元青花的造假水平已经达到了能够以假乱真的地步,纵然使用神识观察,也很难找出不正常的地方,甚至就连使用神识透视功能看到的内部胎质都是对的。他觉得自己的鉴赏水平还很欠缺,若是在场的专家有他这样的能力,能够看清楚这件瓷器的每一个细节的话,恐怕早就能够找出不妥的地方了。

        前面给瓷器估价,郭靖速度很快,几乎扫上一眼就会给出价格,但是看到这件元青花之后,却久久没有给出价格,而且还眉头深锁,这让前面的几位专家也都皱起了眉头。不管怎么说,他们也都是成名人物,不相信集体鉴定过的东西会出错。

        “怎么,郭先生觉得这件元青花有什么不妥之处吗?”金军就坐在郭靖身旁,见过了大约一刻钟郭靖都还没有给出价格,终于忍不住问道。

        “我再看看。”郭靖不理会金军,再次使用神识从上到下将元青花检查了一遍。

        “恩?”郭靖的目光在图画内的园景中扫过的时候,突然发现,其中几块山石的排列有点古怪,竟然隐约组成了“立”字。

        看到这里,郭靖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一缕笑容。他研究瓷器的时候听过很多故事,很多古玩界的传奇,其中有一则说的是造假高手程立。此人年轻的时候接触瓷器,在景德镇做了一名学徒工,他天赋惊人,很快就成为工艺精湛的师傅。再后来,机缘巧合之下,程立得到了几本书,其中记录的是历代官窑瓷器的烧制流程,包括瓷土的选择,配料的选择等诸多内容。从此,程立开始了自己的造假生涯。

        最开始,程立的技术还不纯熟,烧制的瓷器很容易被看出破绽。但是随着他的技术日臻完美,终于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眼前的元青花显然就是程立技艺最巅峰的时候烧制出来的,非常成熟,纵然留下的暗记也是和园景山石浑然一体,若郭靖先知道这是一件赝品,并且可以寻找破绽的话,很可能被蒙过去。

        既然找出了能够证明这件元青花是一件赝品的暗记,郭靖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拿笔在鉴定书价格一栏中写下了三万元的价格。这件元青花虽然是赝品,但毕竟是高仿,纵然是赝品值个几万块也是很正常的。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8/8020/16781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