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穿成小奶团,公主她被团宠了! > 473西楚大王心肠狠,要炸煤矿冻死我

473西楚大王心肠狠,要炸煤矿冻死我


  孩子们唱着这儿歌还能领到免费的果干,一个个都十分高兴,他们呼朋唤友地来学唱儿歌。
小六子带来的人个个都是认真负责的,听着孩子们背的十分的流利了之后,才算是验收过关,给他们糖果,让他们去传唱。
很快,这儿歌里面的内容,在京城的坊间就传开了:
西楚大王心肠狠
要炸煤矿冻死我
西楚大王不要脸
要娶公主骗嫁妆
西楚大王太无耻
串通官员要情报
西楚大王没有心
关了老子害叔嫂
西楚大王何时卒
请君听我明日歌
……
童谣朗朗上口,语意也简单明了,让人一听就能懂。
百姓们联想到最近这些年南阳境内发生的事情,也就能将前因后果大致联系在了一起。
原本还沉浸在九公主与西楚大王那美好的爱情中的百姓们,听到这一遍又一遍不绝于耳的童谣,此刻恨西璟恨的牙痒痒。
云朵朵最是懂那种塌房的感觉,所以在让小六子送信的时候,特意嘱咐关倌一定要添油加醋地写。
关倌的父亲本就是博览群书的书生,写起故事来简直不要太生动。
“欸,刚才听到那些孩子们唱的童谣,我还有些不信呢!”
“你看看这纸上写的!”
一个妇女拿着传单给身旁的友人看:“他逼迫已经花白头发年老身衰的老父亲退位,还把辛辛苦苦养育了自己长大成人的老子关了禁闭。”
妇女念着念着,竟是留下了眼泪:“西楚先皇太可怜了,一把老夫头还被自己的儿子给关起来了。”
“啧啧啧,真是没有良心!”
“这人,没有心呐!”
一旁嗑瓜子的大叔也赞同的插话。
“还有,你看这里写的,他残害了两个皇叔,把自己叔叔的胳膊腿都打断了,头砍下来挂在了城墙上!”
“据说啊,他叔叔的冤魂萦绕在城门,那血足足流了两日才流干!”
一个束起耳朵听墙角的妇女赶紧捂住了自己儿子的耳朵,生怕吓到小孩子。
“真是的,太不是个东西了!”
“可不是嘛,看看他对自己身边的亲人都能下的去手,别说对我们南阳人了。”
另一个女人叹了口气。
“原来之前,九公主查到的那批黑火药的事情,是西楚大王干的。”
妇人摇摇头,一脸的愤恨。
“龟孙子,真损呐,要是煤矿被炸了,咱们冬天没有了煤炭,岂不是要冻死!”
喝茶的妇人浑身打了个寒颤,她体会过冬天家里的炭火用完了,冻的浑身僵硬的感觉。
“夺损呐!”
“我呸,西璟真不是个好东西!”
“还想娶咱们公主,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还是咱们公主聪明,若不是之前识破了西璟的为人,还发现了黑火药是西璟搞鬼,真担心,若是被西璟的甜言蜜语给哄的嫁过去了,这后半生,可怎生是好啊!”
“谁说不是呢!”
……
西楚皇宫内,西璟正美滋滋地喝着杯子里的葡萄酒,琢磨着他和南阳九公主的佳话应该已经在南阳传开了,现在,就等着南阳老皇帝什么时候来传信了。
忽而,他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的侍卫快步走了进来。
“怎么了?”
“怎么急急忙忙的?”
“难道南阳答应了将九公主嫁过来?”
西璟觉得这侍卫是不是在自己身边呆的太久了,现在行事越来越没有分寸。
“害,本大王觉得,倒也不必这么着急,她不是才十四岁?”
他以为侍卫是来告诉他南阳的回信。
“本大王又不是什么禽兽,对什么小女孩儿都下手。”
西璟自嘲地笑了笑。
“等她及笄了,到了适婚的年纪,再嫁过来就行。”
“女孩子嘛,难免嫁过来会思念家乡,不如,就让她在南阳多呆几年好了。”西璟一副打赌的样子。
侍卫每每想张口说话,都被西璟的自言自语给打断了。
他终于忍不住了,在西璟说出下一句话之前,抢先说道:“大王,不好了,事情在南阳都传开了。”
“哦?是本大王和九公主的事儿吗?传开了是好事儿啊!”
“让南阳的子民们都祝福我们吧!”
西璟闭上了眼睛,张开了双手,一幅接受朝拜的模样。
“不是,大王,是……”
“哎呀,南阳传开了,说大王是如何上位的,说大王残害亲朋手足,说您心肠狠,说您不孝,说您不要脸,说您没有心,说您死了之后不给你烧纸钱……”
“哎,总之,骂的可难听了!”
西璟愣在了原地,不明所以地看着侍卫。
怎么……事情没有按照他预想的情况发展呢?
他一瞬间慌神之后,握住了侍卫的肩膀:“你可都听真切了?”
“西楚的事情,只有皇室里面的几个人知道,怎么会传到南阳去?!”
侍卫的肩膀被西璟死命的捏着,他只感觉肩膀的骨头要碎裂一般。
“大王,属下……”
【他也不知道为何啊!】
“太损了,南阳的子民也太损了,竟然连不给本大王烧纸钱这种话都说的出来……”
西璟微微眯起了眼眸,随即勾了勾唇角笑了:“这小东西,果真不一样。”
“看来,本王没有瞧错人,这小东西有两把刷子嘛!”
“这才是我西璟看上的女人!”
西璟搓了搓手,看着窗外,眼神炯炯:“事情,开始变的有趣  。”
一旁的侍卫有些手足无措,他看着眼前的帝王,脸上的神色变了又变,只能站在一旁不说话,等着他吩咐。
……
蜀国境内,皇宫太和殿内,正在举行太子的册封大典。
原本,蜀国皇室只有连九城一个皇子,大家自然而然的都把他当成了太子有一些,甚至在私下已经开始称呼他为太子。
但是,由于蜀国皇帝日日流连于温柔乡中,也没顾得上自己的儿子,这册封大典便拖到了今日才举办。
若不是蜀国皇后一再地旁敲侧击的提醒,怕是蜀国皇帝一时半刻地也想不起来封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蜀国的文武百官身穿朝服,齐齐地站在太和殿的中央。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71158/71158548/450348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