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云中雀 > 第三章 黎黎

第三章 黎黎


住在云屏乡南面的赵婶子,到溪边捣衣时遇见了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

        久别重逢,两人在溪边说了好一会子话。

        聊完赵婶子匆匆忙忙地赶到田头的李子树下,与各家媳妇聚在一起。

        “你说那娃是捡来的?”山根家媳妇很惊讶。

        “可不是,来咱们乡的半道上捡的,捡到时那娃又冻又饿,就剩下半口气了,可怜见的。”赵婶子夸张地啧啧嘴,眼神里透出小得意。

        如今杨家宅子里的消息,她能轻而易举打听到,因为她久别重逢的朋友,是杨家管厨房的曹嬷嬷。

        二十五年前赵婶子嫁到云屏乡,那时杨家人尚未搬离,曹嬷嬷还只是杨家一名年轻的粗使丫鬟。

        赵婶子常去杨家送山货,而杨家安排出来收山货的是曹嬷嬷。

        一位新媳妇,一位年轻丫鬟,彼此年纪相仿,多接触几次就成了朋友。

        后来杨家搬走,丫鬟也跟着一块走了。

        二十五年过去,新媳妇熬成婆,小丫鬟成了管事嬷嬷。

        “哎哟,也不知那娃是好命还是歹命,说好命嘛,杨家宅院风水败了,杨氏先克死自己丈夫,又克死自己孩子,那奶娃落到杨氏手上怕是养不大,若说歹命,杨家有钱,吃穿用度必是顶好的。”陈旺家媳妇薄薄的嘴皮子利索的开合。

        “肯定歹命啊,否则怎会被自己爹娘丢弃!”山根媳妇断言。

        山根媳妇非常信风水,当年她嫁给山根,肚子一直没动静,去县里找大夫把脉开药也不成,后来有一位高人途径云屏乡,恰巧路过她家门,当时她并不知对方是高人,只瞧着外乡人风尘仆仆,一副赶路疲惫的模样,便好心送了一碗绿豆水给他解乏。

        高人喝完绿豆水,将碗递还她时,指着屋外头一棵似拐棍的枯树,说道:

        “枯败不发,半挡门楣,有碍子嗣,最好除之。”

        说完高人便走了。

        山根媳妇不敢决定,等晚上丈夫山根回来,告知白天所遇之事,山根猜测是他家积德遇见了风水大师,于是连夜将屋外的枯树移走,两个月后山根媳妇就有了好消息。

        各家媳妇倒没有对小奶娃的歹命幸灾乐祸,她们神情都讪讪的,毕竟租着杨家的田,杨家若灾祸连连,她们也不见得能讨着好。

        “呸,晦气,好端端的从城里搬下来祸害我们。”陈旺家媳妇唾了一口。

        ……

        杨怿江与杨氏商量着替小奶娃起名。

        杨怿江原打算让小奶娃跟他们家姓杨,但杨氏不同意,她心底除了念着早夭的孩儿,还记挂着夫君。

        成亲后,戚家二郎待她极好,那段日子她仿佛掉进蜜罐里,夫妻间生活撩人亦撩心,每每回忆起,她心脏钝痛难忍的同时亦在感恩此生遇见了戚二郎。

        夫君遇害已经一年了,她面上不显,但心底总是在一遍一遍、不断的暗示自己,夫君没有死,她的戚二郎还活着。

        她没有让旁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因为她不需要旁人指手画脚说她是自欺欺人,劝她清醒。

        毕竟自欺欺人是她能活到现在的最主要原因。

        小奶娃冠戚姓,会是她与戚二郎之间共同的牵挂吧。

        经过一番讨论,小奶娃的名字定下来,叫戚黎黎。

        第一个黎,黎明;第二个黎,黎色。

        是天之将亮,破晓之时;亦是大地初开,朴素而纯粹的土壤之色。

        充满明光和生命的气息。

        小奶娃的名字里寄托了杨怿江的愿景,他希望自家妹妹今后的日子能雨过天晴,小奶娃能平安长大。

        在云屏乡停留了两日,见宅院一切井然有序,妹妹有小奶娃陪伴,脸上偶尔也会露出笑容,杨怿江便离开回去陪都。

        这杨氏平日里几乎不出厢房,出了厢房也仅仅在自家院子小站片刻。

        至于乡民们忧心的灾祸,也没有发生,风调雨顺的,家家收成都不错。

        而且杨氏心善,住进乡里的第二年,就减免了所有乡民三成佃租,背地里那些关于杨氏晦气,会给乡里带来的灾祸的议论声渐渐消失。

        不过乡民们也知道杨氏喜清净,另外他们嘴上不说,心下对风水之事仍隐隐有顾虑,所以很少靠近杨家宅院,乡里的孩子也被长辈再三叮嘱,到东头宅院的坡底底玩耍可以,但绝不能上坡,不能到宅院附近玩闹。

        没有人际往来,没有外人喧闹,杨氏在云屏乡的生活安静平淡。

        岁月在弹指间流逝,很快五年过去。

        杨氏永光六年的三月来到的云屏乡,如今已是永光十一年的十一月。

        当初捡来的小奶娃,也长成了粉雕玉琢的小女娃。

        “黎姐儿呢?”

        杨氏搁下手中羊毫,她刚给大哥回了一封信。

        前儿大哥杨怿江来信,说他在京城办事,等办完事返回陪都,准备到云屏乡看看她和黎姐儿。

        可眼见这天一日比一日阴冷,大约很快要下雪了,大雪乡道封路,除非雪后有连续大晴天,否则得等开春化雪乡道才通,她担心大哥被困在乡道上,或者被困在云屏乡。

        一来不安全,二来大哥很忙。

        这些年杨家在陪都和京城新置办了不少产业,包括她名下的,也是大哥在帮忙打理,如此怎能将时间浪费在乡下。

        所以杨氏写信让大哥办完事直接回陪都,别过来了,要来也等明年开春。

        夏蝉无奈道:“夫人,您一松口,黎姐儿就不着家了,婢子昨儿听秋穗说,黎姐儿如今成了乡里的孩子王,领着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四处跑,忙的很。”

        除了奶娘外,秋穗也被安排去贴身照顾戚黎黎。

        戚黎黎五岁之前,秋穗与她脾性相投,又贪吃又贪玩,相处非常融洽,戚黎黎五岁之后,秋穗就力不从心了,玩最简单的抓强盗游戏都玩不过戚黎黎,若戚黎黎当官兵,秋穗这‘强盗’眨眼间就会被抓住,若戚黎黎当‘强盗’,那秋穗累成死狗都抓不到滑不丢手且跑跳极快的戚黎黎。

        用夏蝉的话来评价秋穗就是,那么大个人,平白吃比旁人多三两倍的粮食,光长肚子不长脑子,还不如一个五岁的小女娃。

        但嘲讽归嘲讽,真让夏蝉去陪戚黎黎玩,她也不敢,黎姐儿的精力太过旺盛,至少在院落里,夏蝉没见到有谁精力比戚黎黎足的,甚至一半足的都没有。

        在这个月之前,戚黎黎一直被杨氏拘着没出过院子。

        其实大献国民风开化,没有女子养深闺的说法,各家照着各家家风,随心教导。

        杨家的管束是宽松的,但由于杨氏自身性格原因,她不论出阁前,还是出阁后,都鲜少出门,现在搬到乡下,更是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初始,杨氏照着自己的性子教导戚黎黎,盼着将戚黎黎教养成温柔娴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

        她有察觉戚黎黎在那些所谓大家闺秀该掌握的技艺上,接受能力不强,但没觉得不妥,她很有耐心,学得慢,她多教两遍便是,可到了今年,她终于意识到不是教几遍的问题,而是本性,戚黎黎的性子与她所期望的天差地别,甚至背道而驰,别说大家闺秀了,连个女孩子都不像。

        若非戚黎黎生得十分精致漂亮讨人喜欢,杨氏都怀疑戚黎黎不是个女孩。

        不过杨氏不死心,不肯对戚黎黎放任自流,仍将她拘在院里不让出门,毕竟学不会女红琴艺,字总得认吧。

        之所以又改变主意,同意戚黎黎去乡里走一走,是因为上月的最后一天,夏蝉到院子找戚黎黎,准备带她回厢房写字时,发现戚黎黎不但能跑能跳,居然还能爬了!

        院子竹篱笆足足有一人高,也不知道戚黎黎怎么爬上去的,夏蝉看见时,戚黎黎已经攀在篱笆上,短胳膊抱着竹篱笆的尖顶,小短腿踩在竹节处,圆溜溜的脑袋费力地探出篱笆墙,一脸兴奋地望着乡野景色。

        那会儿北风呼呼刮得正厉害,竹篱笆摇摇晃晃。

        圆乎乎像团球的戚黎黎攀在篱笆顶,导致那一片晃得尤其厉害,这要是摔下来,或者身上哪里被竹尖扎到,可不得了。

        夏蝉吓得半死。

        回到厢房,戚黎黎的小屁屁被生气的杨氏拍了几下,掸灰尘似的力度毫无震慑力,戚黎黎依旧嘻嘻哈哈地缠着杨氏要出去玩。

        杨氏叹口气,知道拘不住了,你今儿不同意,她改明儿就能从篱笆爬出去。

        爬篱笆多危险,与其让她偷偷做可能受伤的事,不如改变方法。

        于是在戚黎黎保证每天背一篇书和写三页字的前提下,杨氏松口了,允许戚黎黎走出院落,到乡里看一看。

        除此之外,杨氏还有美好的想法,她想着戚黎黎与乡里的其她女孩子接触成为朋友,说不定会受影响,变得温柔贤惠。

        但现在情况似乎又与她的预想南辕北辙,那孩子王是什么意思?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70887/70887213/79092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