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异界殖民计划 > 楔子二:九州鼎

楔子二:九州鼎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wWw.

        ——《道德经》

        不周山被封印后,关系神州安危的九鼎及一众圣器被禁锢在大阵中,随不周山的封印而消逝成为传说。华夏众不得不打造九鼎仿制品用以替代九鼎镇压和疏导地脉灵气,稳固江山。其余圣器仿制品也一一现世。记录在炎帝存留玉简上的《神·魔诀》改名为《圣诀》,由各部族长以各种方式传承下来。最后,由于各种原因,仅有录于九州鼎上的法诀元本和所记载的不周山不传之秘作为唯一的传承得以留存。

        不周山被封印后又两千五百年,禹帝陨,禹帝之子启与原禹帝部下伯益共约于箕山(河南嵩山)附近商议九州鼎(九鼎仿制品)的归属。按禅让制的规定,本来应由禹帝生前指定的伯益继承禹的位置,并掌控九州鼎,委任新一任鼎老。但禹帝之子启却不愿意交出手中的“豫州鼎”和禹帝陨后被其抓在手里的“雍州鼎”。伯益不得已要求持有九州鼎的诸部族会盟,企图以此向启施加压力,迫其交出两鼎。

        岂料,孤注一掷的启暗地里提前在靠近会盟之地的箕山设下阵法。会盟之日,启集本族全族之力,亲自手持禹帝剑和“雍州鼎”,在另一名手持“豫州鼎”的族内长老配合下,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一举击破伯益阵前纠集的数族临时联军,进而将伯益及几位持有九州鼎的其他部族的族长当场击杀,收其手中诸鼎。此战后,九州鼎尽入启之手。自此,启发文昭告天下宣布继承其父禹的位置,并废除禅让制,改制称王,立朝称“夏”。

        夏朝始立。九州鼎自此作为法统象征,留存于世。

        近五百年后,鸣条(河南洛阳附近)战场,重兵横陈,杀气凛然。商汤携联军连战连捷之威势自青州一举推进到鸣条,威胁夏都偃师。正在偃师的夏桀闻讯大惊失色。此时,夏军主力中了商汤调虎离山之计仍出征在外,去围剿子虚乌有的所谓商汤盟友庆离国部队。万般无奈之下,夏桀急忙于两日之内在都城偃师拼凑了一支军队开往鸣条应战。其实,夏桀并不害怕商汤。尽管商汤手中掌握“青州鼎”,其本人亦是八位鼎老之一。但自恃魔诀已到巅峰的夏桀认为,自己手中的“雍州鼎”足以抵消商汤的威胁,凭借着龙牙、虎翼和犬神三把“圣刀”再加上魔诀最强刀诀“无极魔刀”的威力,足以在阵前斩杀商汤了。再说其余几位鼎老是自己一方的,以八对一,胜负根本就是毫无悬念。

        决战的前奏是教科书式的,双方做得中规中矩。夏桀一方认为,商汤不过仅有一鼎,在两军对阵中不可能顾及全队,只要突破一点,就能造成全面崩溃。而商汤一方认为,夏军主力已中计被调往他处,己方兵多势大,更有八鼎相助,可以凭此一举击垮夏军。

        经过漫长的阵前准备,排兵、列阵、叫阵、谩骂、个别将领的对决,夏桀甚至提出和商汤来一场两个人的战斗,以减小双方的伤亡。此提议被商汤嗤之以鼻,不假思索地拒绝了。最后,两军的大对决在一连串前奏过后,于午时开始了。

        当看到商汤联军一方在那融合一片的八道光晕的保护下齐步向己方推进时,夏桀脸色阴沉如水。他知道,今天一战必败无疑。难怪朝中有些许日子不见几位鼎老来商议战况,原来他们已投向商汤。九鼎已去其八,仅有“雍州鼎”在手是无法抗衡另外八个鼎的。打败仗并不值得担心,至少在这种正面对决中商汤要捉住他是不容易的。有“雍州鼎”在手,随时可以借助雍州地脉灵气补充体内灵力流失,更不用说他个人的力量之强横,天下之大尽可去得。不过在战败之前,他也要放手一击,绝不会让商汤轻易地取得胜利。一念及此,他左手一翻,“雍州鼎”已稳稳握于掌心。在鼎的帮助下,平时如涓涓细流般的灵气此刻却狂风怒浪般向夏桀身上汇集。紧接着,夏桀右手掐诀,龙牙、虎翼和犬神三把邪刀从其身上破空而起,于半空呈品字凝立不动。三把邪刀在注入了庞大的灵力后开始微微颤动起来,令人吃惊的是,颤动的频率竟与众人的心跳相合。而后三刃竟乌黑发亮并向周边放射出妖异的黑芒,并幻化为魔龙、鬼虎、妖犬三只妖兽,栩栩如生。黑芒所到之处,光消影遁,伸手不见五指。庞大的灵压使得夏桀周边的卫士也摇摇欲坠,无法保持挺立的身姿。夏桀轻叹了一口气,目光盯着缓缓压过来的商汤军兵阵,掐完诀的右手轻轻抬起,往商汤军的帅旗所在一指。只听见三声长啸,三把化形的妖刃破空而去,直取商汤军中阵的帅旗所在。虽声势浩大,但三刃的速度却并不算快,看得出来,夏桀打算用此招消耗商汤军的部分力量,并借此打击商汤军的士气。

        商汤目睹此景,扭头和身旁的伊尹低声说了几句。伊尹先是皱眉摇了摇头,随后轻叹了口气,神情凝重地从商汤身边退下来到七名华服老者身边。八人开始施法,以八鼎的灵气汇聚成一个巨大的护罩,牢牢地挡住三刃的去路。顿时商汤一见伊尹朝他点头,转过头来盘坐在地上,右手郑重地抚摩着一直横放身前的一个木匣。此木匣质地讲究,做工精细。尤其是木匣上刻满了符文,木匣表面还郑重其事地贴有金银红绿蓝黄六道符箓。光从这六道闪烁着明暗相间光晕的符箓散发出的灵力判断,也能知道匣子里装的不是凡物。深吸一口气后,商汤的左手急速地掐动着法诀,右手食指则以特定的顺序轻轻地从六道符箓上捋过,被捋过的符箓黯淡下来,其上的光晕不再闪烁。霍然地,当六道符箓被暂时停止效用之后,木匣一阵颤动,盖子自动打开了,一方拳头大小灵性十足的金灿灿印玺出现在商汤面前。此印表面有各种深奥晦涩的符文飘动,和一般法宝不同的是,此印表面的符文散发的是五色灵光,并时隐时现,看上去诡异之极。商汤咬破右手食指,挤出一滴鲜血并弹向匣中的印玺。当血滴刚刚接近印玺表面符文时,符文上散发出的五色灵光大盛,血滴就此直接溶进了印玺中。此时,商汤才开始诵念法咒。印玺则在念诵声中浮空而起,最后凝立半空不动。接着商汤除了口中不断念诵的咒诀之外,双手还如同穿花蝴蝶般掐动着手诀,一道道手诀成型后灵力在空中直接浮现出咒文而后如同流星射出,打在凝立半空的印玺上。印玺在一道道咒文的冲击下,发出一阵阵呜鸣,其表面的光晕扩大到半径十丈大小,煞是惊人。而光晕上的法咒符文更是由米粒大小扩张到了头颅般大小,五色灵光散发出的庞大灵压更是让人惊悚。

        这时,三刃才刚刚挟着黑色的飓风压到商汤联军的前锋阵中。一声让整个空间为之一晃的巨响后,三刃狠狠地撞上了八鼎聚起的灵力护罩。冲天而起的灵压瞬间化为一道界限分明的灵气壁垒。一边漆黑如墨,如同无尽的深渊,而另一边则如肥皂泡般泛起七色光晕,如梦如幻。两者交界处传出轰隆隆之声,如雷霆霹雳,又如万马奔腾。两者竟一时僵持在那里。夏桀眼中厉色一闪,左手持鼎,右手掐诀,一道道成型咒文打在黑色飓风中。僵持之势仅片刻即被打破,黑色的飓风在护罩上击出一个凹形并向商汤军前锋的士兵压去。八鼎所成护罩未能顾全每一处,在黑色飓风正前方,护罩仅剩薄薄一层,似乎随时都会被破开。

        商汤念诵完法诀后,终于也打完了最后一道手诀,最后一道成型咒文打入了半空中的印玺。随后商汤向那道随时都会压垮护罩的黑色飓风一指,口中喝道:“去!”空中的印玺发出一声长啸,如同一道黄色的流星向三刃袭去。这道流星眨眼之间就撞上了那道在阵前肆虐的黑色飓风。轰鸣声大起,随后兵刃交击之声大盛,最后三声巨响,三把妖刃化为碎片从半空跌落。印玺一击之下竟毁了三件通灵之宝。恰在此时,原本大放异彩的印玺一声呜鸣,恢复了原样大小,被商汤挥手召回。此时的商汤也是脸色苍白,体内灵力枯竭。原来商汤也是兵行险招以血祭方式强行激发出翻天印的力量,“青州鼎”又暂时给了伊尹支撑护罩,没了磅礴灵气来源的他现在也已无余力。

        夏桀却并不知道商汤的真实情况,在和其心脉相同的三件灵宝被毁后,他抑制不住吐了三口鲜血,也受创不轻。“翻天印…是翻天印…怎么会是翻天印…”夏桀嘴里喃喃道。双方的灵宝交锋瞬间就结束了,夏桀空有魔诀最强刀诀“无极魔刀”却因三把妖刃都不在手而无法施展。两军刚始交锋,但败局已定,愤懑不已的夏桀一咬牙,施展土遁,从战场遁走……自此行踪飘渺,商汤在鸣条一战而定。商朝始立,九州鼎再次易手。鸣条一战后,商汤和七位鼎老虽然没有放弃追踪夏桀,但却由于其个人实力强横,又狡猾多端,一直没有擒获夏桀。直到夏桀旧伤复发,身陨而亡后,才取回了“雍州鼎”,使得九州鼎聚全。

        六百余年后,由于商纣为突破魔诀最高一层修得长生不灭而听信妲己谗言,劳民伤财布下逆天阵法,强行触动神州玄衍结界引来魔界的魔祖分身。神州妖孽横行,哀鸿遍野,鼎老之一的姬周遂兴兵起事,号“替天行道”。由于魔界的入侵,引来了华族诸位上仙下界助力西岐大军。仙魔大战遂起,仙魔妖鬼陨落者不计其数,黎民百姓更是流离失所。最终,西岐大军与商纣军队战于牧野,商纣战败。战败后的商纣却不甘心就此束手就擒,更不愿意九州鼎落入周武王姬发之手。他从牧野战场遁回都城朝歌后将九州鼎中的“雍州鼎”(商纣持有)、“扬州鼎”(宠妃妲己持有)和“徐州鼎”(太师闻仲持有)作为阵眼,以鹿台为阵基,引下天界神雷,燃起熊熊天火覆盖以鹿台为中心的大半王城,毁尽三鼎和阵内一切法器。商纣本人亦于天火中**而亡。妲己则在逃亡途中被姜子牙灭杀。最后姜子牙登封神台,在华族众仙人联手帮助下重新加固神州玄衍结界后,送众仙人回到天界去了。武王基于九州鼎对神州大地的重要性,花毕生心血集众人之力重铸了损毁三鼎。但鼎上所镌刻的信息,如《圣诀》和不周山之秘等内容缺失部分就只有根据商朝每次集合九州鼎进行祭祀活动时所载的记录予以部分补全了。九州鼎复原后,武王不放心,将九州鼎供于周王室太庙,并不允许**。守护者鼎老亦只能随鼎居住于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此项举措堪堪保得九州鼎三百余年平安,直至春秋战国。

        三百余年后西周迁都东进,定于洛邑(今河南洛阳)。西周故土遂为秦国所领,镐京亦在其中。秦遂理所当然地将九州鼎视为己物。春秋战国时期,不少霸主都对九州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以楚庄王向周室使者询问鼎有多重的典故较为著名,“问鼎”一词也就此诞生。经过近五百年的厮杀和吞并,秦终于在其王嬴政手中,实现了“尽得天下之地,尽御天下之民”的大一统愿望。但秦国在取九州鼎的时候,却出了意外。六国残余和周王室根本不愿意让秦国取得九州鼎。虽然因为缺失部分法诀无法完整启动九州鼎,但他们在太庙设下法阵,以九州鼎为阵眼,用和商纣王用过的相似方式引下天雷,将太庙和其中供奉的九州鼎全部损毁。但有几个鼎还是损坏较轻,被保存了下来。但镌刻于九州鼎上的《圣诀》完整法诀元本和不周山的隐秘,就此被毁得面目全非,不再完整。为免世人非议秦国得国不正,丢失国器九州鼎,秦国丞相李斯不得不出主意,兴建大规模的皇陵,将九州鼎的残片全部封存起来,不许任何人接近。自秦始,《圣诀》残缺,九鼎不全。自那时起,世人只闻九州鼎,却不见实物。后世人所修习的,也基本是前人根据回忆撰写的《圣诀》残缺片段。

        鞑子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国子监祭酒、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在用作中药的“龙骨”上发现契刻符号﹐由此发现了三千多年前中原人民使用的古文字。经过王的好友罗振玉的查访﹐始知契刻文字的甲骨出土於河南安阳西北五里的小屯村。罗振玉还辨认出甲骨刻辞中有商人先公先王的名号﹐确认这些甲骨是商王室遗物,续而发现了龙脉的存在,而后更考证出《圣诀》的存在。

        光阴流逝,时空运转,华族自一六(屏蔽词)四四年来受尽数百年的内外屈辱后,又一次面临选择自己命运的契机。而这一次,时针指向了2049年,华族天朝立国百年……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7/7149/11500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