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科技洪灾 > 第一百四十七章后起之秀

第一百四十七章后起之秀


先辈的继承者们!

        ———————————————————————————————————————

        雷暴天气一直在持续着,看着头顶天空向着四周区域不断释放的雷电,让人犹如处于炼狱之中,时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但却不见雷暴有减弱的迹象。

        我转身大声问张达道:“雷暴会持续多久?”

        由于雷暴的声音太大,我们只能借助近距离的辅助通讯设备简单地沟通。

        “4个小时,长官!”他回答的很干脆,看样子上次的经历真的是触目惊心。

        还没等我说话,小青插嘴道:“具体一点是4小时零8分钟,从当地时间中午11:10分开始一直到15:18。”她为了语义清晰,还打着标准的国际手势。

        “你也知道?难道你也亲身经历过?不会是‘水幕天国’任务吧?”我很惊讶小青为什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以小青所执行的特殊任务,我只能想到‘水幕天国’这个与r国有关的任务。

        “大叔,你这记忆力是真好!对,就是那次任务。”小青回答的很简洁,不过她的习惯性称呼顿时引得尖刀小队其他成员一阵哄笑。

        “都给我闭嘴!你们这是觉得这次任务太简单了吗?等下都给我下去搬东西!”小青用语言威胁到,队员们也都瞬间止住了笑声。

        “我看4个小时时间不短,没准这段时间里nsc的后援就会到达,要派人去和他们说明情况。把南侧雷暴交界带分为5处,让他们五个分别去5处交界地带,向外定时打光照信号。”我一边说着,一边将文字通过战术演示设备记录下来,为了任务明确,我和还结合当时分开探索描摹的地形图来做演示。张达经历过雷暴,我把他留作机动人员,没有让他去做接应任务;而摩罗提则是跟着田少羽忙活了一个白天,我也没有让他去,打算让他休息调整一下。

        当5人离开,我又让小青他们去休息一会,我来当值。毕竟都已经忙了一天多的时间了,再不休息,真快撑不住了!

        带上隔音耳塞,没多时他们都睡着了。看到这样的一幕,不禁又让我想起了返回nsc一路上的艰辛,那时候虽然很累,但却值得回味,路上的经历和陪伴,是之前不曾体会的。

        为了使自己保持清醒,我开始观看之前以及探索的资料。为了防止雷暴的影响,保险起见我还设置了小型的防雷装置。

        为了配合后续行动,我先从二层的录像开始看,毕竟下一步是要进行设备分析,有可能还要将这远古遗留的大型设备解体。看了一遍录像后,通过金属通道尺寸和入口尺寸,可以大概推测出设备零件的最大体积,想这个最大体积单位设定好,这样就给设备拆解提供了基础的支撑。

        当最大体积单位设定好后,我开始用3d模拟引擎,将录像中的大型设备建模,模拟拆解方案。我发现亚特兰蒂斯人很聪明,他们有个设备拼装方式不仅简单,而且无论是结构原理上还是设备功能上,都相当的好。在确定拆解问题不大后,我又开始仔细观察二层房屋的排列。

        东北角的屋子,有光镊。其三角形对边上有一间通讯的房间。而其余两间打开的房间都是北侧斜边走廊上的房间,而那里的金属支架和排成一列列的透明玻璃装设备,更像是一个高级资料室。

        我简单的拟画草图,将其位置与作用尽数写在上面。北侧斜边走廊,按这种情况看,应该都是资料室,东北角是一个原子试验室;而东南侧斜边上一个房间都没打开,要么是哪里全部启用智能化设备,不需要人,要么那里那里就是应该是材质原料的库房。这才能够解释灾难到来时,那边一个房间都没被打开;而西南侧的斜边走廊,有一个通讯室。按照这个排布,这一侧应该都是功能室。比如医疗室,餐厅等等。如果其结构真像我想的这样,那么能解开这个遗迹秘密的,只有第三层的房间了。

        我继续审核着眼前草图,再重新将思路捋顺。最终我在南角和西北角的两个房间上,画上了问号,只有这两个房间我无法推测其作用。按照我构建的草图来说,东北角的原子实验室,被设置在西南库房走廊的中间不是最合理吗?那为什么要将一个研究室设置在东北角呢?这有什么特殊意义吗?而另外两个角上的房间又是干什么用的,会不会因为位置的特殊,而作用特殊呢?

        正当我考虑着,却觉得背后有一只手拍了拍我的肩膀上。我心头一惊,急忙回身查看,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摩罗提站在我的身后,眼中有着些许憧憬。

        我暗自松了一口气,是我看的太入神了吗?他来到身后,我都没察觉?还是说他一直没睡,一直盯着我的一举一动?

        那孩子则是直接在演示版上将我的草图修改,他将一层和二层的草图联通,这就很清晰的发现了一个问题,处于三角形平面的角上的房间,即是每层平面三角形的上的顶点,也是四面体棱上的点。他又将一层的角上房间作为比对,南向角的房间和西南角的房间很明显是卫生间,而东北角的房间则是类似于盥洗室或者洗衣房。最终他在草图上写下了一个‘水’字,并沿着四面体向下的斜棱比划了一下。

        没错是水,三个房间之所会有特殊的作用,就是因为有水流经这三个房间。与正常的悬浮建筑不同,下窄上宽的建筑类型,就必须要将内部的废物处理系统严格规划。正常的建筑排废系统垂直向下,每层之间不产生积累且在垂直空间上相互独立。而上端很宽,下端很窄的建筑,则要限制每层平面的排废量。如果上层排泄的废物或逐层堆积,使得建筑排泄系统,约靠下端,排泄量越大。如果处理不好,还会使得通道堵塞。但如果按照棱线向下分布,则不会出现这类现象。

        “你是说这两个房间是两个卫生间?”我指着二层那两个我画问号的房间问道。

        他重重的点了点头,两个房间应该与水循环和排废系统有关系。

        “你真是一块宝儿,怪不得小青要带上你,是个可造之材!”我毫不吝啬的夸奖道,并对这个新兵有了很深的印象。

        听我这么说,他笑的很开心,之后他又将一层平面与遗迹最下端顶点处做了连线,形成了一个小的三角锥,并沿着南侧、西北侧、东北的棱线画了三个双向的箭头,又在最下端的四面体上写着注释,‘水循环系统’。

        看到这些我倍感惊讶,这孩子居然将工程原理理解的如此透彻,他绝不只是一个新兵。

        “你到底是谁?”我怀疑的问道。

        “李纪先,是我的外祖父!”他含着笑回答,荣誉感十足。

        我不敢相信我的耳朵,我甚至怀疑他说的那个人和我认识的李纪先不是同一个人。

        “磁悬浮建筑之父——李纪先吗?”我再一次向他询问道。我恍惚的记得,当初内战,为了逃避战火,李纪先曾将家人送到国外。难道这个混血的青年真的是李纪先的外孙吗?

        他点了点头,笑容也绽放开来,那是达成前辈期待的满足感。

        “好~好啊!”我不知道怎么表达心中的感受,我看的出来,他荣誉感十足。他想的得到的并不是我的肯定,而是李纪先的肯定,是我们这一辈人的肯定。

        不知不觉间,nsc的主力军也变了。作战只会从赵子忠变成了‘唐文杰’、于文谦等年轻将领;科研领域则从我们这帮老家伙变成孙研、伍玲这些青年人。甚至今天,摩罗提作为功勋元老的第三代传人,也开始崭露头角,我知道我们的时代即将过去,继承者们都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作者题外话】:记忆020系列小说第一部《科技洪灾》,欢迎阅读。求票,求上架收藏!初稿有些错别字,等有时间一起改,影响了大家阅读质量,抱歉!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54275/54275005/94818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