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明末科技强国 > 第33章 船厂有着落了

第33章 船厂有着落了


  唰的一声插在床边的唐刀拔出来,挂在墙上的火枪打开保险在手,小薇刚才已经被自己吓走了,不可能再回来,就算回来也不敢偷偷摸摸的,那就是别人了。

  “谁?”

  “冤家,是我!快把火铳放下,看着怪吓人的。”

  “哦,是你啊!吓老子一跳!用得着偷偷摸摸的吗?光明正大的不好?还是你喜欢这个调调?”

  徐伟又收刀收枪,把刀枪放在床底下暗盒里,不用怕,床里面和墙的缝隙让他给削了一点,平常狗腿就藏在里面,万一睡得沉刀枪被人拿去还有又薄又锋利的狗腿呢!

  而且隔十来天就给刀刃上抹一次麻药,只要见血,可以在十秒钟内麻痹敌人,就是给钱员外用的那种麻药,只要开个口子撑过这么十秒钟,那就任哥摩擦了!可真是狡兔三窟!

  厉害不?牛比不?吊不吊?

  “你个冤家!回来了也不知道跟奴家说一声?”

  “嘿嘿,这不着急回家嘛,来来来,抱抱,嗯,真香!你又出新品了?”

  “嗯,怎么样?好不好闻?”

  “好闻,你这好像有点邪啊?是不是加药了?”

  “就加了…一点点…冤家,你这鼻子真灵!”

  “额!这种药太邪,你就不怕砸了招牌?”

  “没事儿,嗯~奴家不会啊~乱卖的。”

  “就是,咱做人得坦坦荡荡!”

  “坏蛋!你哪里嗯~坦荡了?”

  “本少爷哪里不坦荡?啊?”

  “啊!你坏死了!”

  ……

  徐伟中午才起来,洗漱好后吃饭,然后去工业区转了一圈,查查帐,没问题还行,有问题就找出来,还好,香皂肥皂作坊和木工作坊账目都对,就是建筑工队里差了三五两银子,问题不大,看似随意的对工头问了两句,可把工头吓得冷汗都下来了。

  是个普通人都讨厌贪污,但这现象无解,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了,不是制度或者威严什么的就能避免的,尤其是古代账目混乱,复杂伉沉。

  自己从一开始就教的是复制记账法,两开的本子,印上表格和品种数量单位单价总价,只留几行空白待手填没印上的品种,最上面一行是库存总量或采购计划,下面填写详细的数据,最下面一两行总结,看起来一目了然,想做假账都很难。(这个真不懂,瞎扯的)

  后来看到施工队的账目后头都大了,一把火烧了了事,从学生中抽调几个少年重新统计,这才理清楚。

  现在香皂肥皂作坊步入正轨,每天由第二批买的流民少年生产,城内十多家商人每天定量分货,不愁有库存。

  木匠作坊还没步入正轨,手推车和佛珠还没生产,又新加了木鱼,暂时全力生产马车,再有几天就到交付时间了,剩下的也不多,一百多木匠做着各自的工序,效率很快。

  玻璃厂造好了,钳锅工作台等都准备完毕,正在囤积原材料,纯碱工厂造好了,兵营也造好了,位置很不起眼,水泥厂还在建设,水泥作坊倒是早就开工了。

  工业区视察完后让施工队再建几个工厂,分别是化肥厂、洗发水沐浴露等日用品厂、塑料厂、机械制造厂,在江边找个好位置开挖船坞,建造船厂。

  第二天去了试验田,一个多月时间过去,江边水田大变样,30亩大棚远远看过去一片雪白,有雪的白,更多的是窗纱白,看着很震撼。

  玉米已经长到膝盖高,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叶子都快把黑土遮完了,很少看到有被虫子咬过的缺口,毕竟是外来物种,本土虫子还没开始祸害,也没适应,大面积种植几年以后才可能会成为虫子的晚餐。

  辣椒长到30多厘米高,碎碎的叶子油绿油绿的,再有十来天长到最大,开始结辣椒。

  花生长到十来厘米高,根部已经结球了,不过还早,没那么快的。

  再到旱地看了看,红薯早就移栽了,藤长到半米多长,长势一般,根部不够粗,根部粗结的红薯才够多够大,可能是温度不够,让人再给每个大棚加一个炉子。

  南瓜长势很好,藤长了半米多长,根系和分根发达茂盛,开了个好头。

  土豆长的一般,有点缓慢,搞了半天没找出是什么原因,就只能加炉子了。

  地头的路上有一大堆“坟包”,不明所以的人看了绝对要被吓跑,别怕,这不是坟包,这是用捡来的干树枝堆积的圆锥形木柴堆,均匀铺上一层干树叶然后用泥巴糊起来,留下尖端,地面均匀开八个小孔,从尖端点火,空气从下面小孔进入,从上往下慢慢烧,烧大概一天半后封住九个孔,等凉了后扒开就是木炭了,给炉子烧的。

  完了去水车那儿看了看,五个水车一样大,半径7米左右,阻水板不太一样大,最大的是锻机那个,小的正在磨面和磨米粉,还有一个在磨石灰石。

  徐伟解开马车套索,给一匹马装上马鞍系紧,翻身上马带着家丁去找造船厂位置。

  结果跑了二十几里地都没找到合适的,只有试验田附近地形还算差不多,长宽六七百米,有个长七百米,宽300米应该差不多了,能开二十来个船坞。

  去府衙找张典吏一问,才知道那一片都是官田,徐伟表示想买下来,却被告知官田不卖。

  “徐公子,您要这么多土地干什么?种粮食吃?”

  “不不不,我只种种子,我要这田是想建个造船厂,造船用的。”

  “用这么多上好的田造船?您可真敢想!多可惜啊!”

  “这不没有合适的位置嘛!”

  “位置还不好找?北头村就不错,江边就有100多亩水田,只是位子太低,动不动就被江水淹了。”

  “哦?在哪儿?怎么不修河提呢?”

  “就在试验田南边七里,嗨,一群泥腿子的田,淹了也就淹了,谁会去修堤坝?”

  “哦哦!一百多亩有点小啊。”

  “不小了,田是有一百多亩,可更多的被江水淹着呢,只要修一条堤坝就能换回来三百多亩无主之地,要不够再把那一百多亩买下来不就行了?”

  “您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刚才好像还经过了,没怎么注意。”

  “这样,今天天晚了,明天我带你去看看。”

  “嗯,谢谢您了,这一点小意思,喝喝茶……”10两纹银出去喝茶了!

  第二天一大早,徐伟骑马带着家丁,后面还跟了一辆拉着小船的马车,去找张典吏。

  汇合后一起骑马出发,不一会儿就到地头了,还真是被水淹了,那一百多亩地就在岸边,草草拦了个一米高的土坝,土坝外面几米就是江水。

  这里是一个内凹,就是因为地势低水才淹了进来,土坝向西几米是水,六百多米外才是滚滚的江水,宽也有300多米,乘小船下水,用竹竿一量,最深处才一米多一点,最浅处都露头了,确实修一条堤坝就能把江水拦在外面。

  抽干水后把淤泥清理出去,向下挖几米,挖出来的土石就地堆积,一个个船坞大概样子就出来了,再用石头铺一层,水泥一浇就成了。

  “就这块地了!张典吏,不知道有什么程序要走?”

  “呵呵,国朝规定,开垦荒地者三年不用交税,三年后每亩两斗……您这不算开荒,没有种粮食,这税就……既然是用来建造船厂的,那就只能收取商税,三十税一,不过这年头几乎没人交商税……”

  “还有这种操作?流弊啊!一分钱不花三百多亩地就到手了?这可是二十来万平方啊!”徐伟震惊了。

  “谢大人指点!学生马上就开工,造一种新式帆船!”

  得,回家后怎么也得拿出100两银子贡献出来吧?一亩上好的临江地可至少要30两银子呢,三百多亩都要一万两银子了,这不全省下来了?

  “马上开工?徐公子啊,你知道今日几号了吗?”

  徐伟奇怪,几号了跟开工有什么关系?不是黄道吉日?有节日忌讳?那今天到底几号了?

  “额!这个…学生最近比较忙……”

  “唉!今日都已经腊月二十五了,后日你在府衙里就找不到我了!”

  “额!腊月二十五了?这么快要过年了?”

  “嗯呐~”

  “呵呵……忙忘了忙忘了!过完年再开工!”

  ……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52/52513/4457473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