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避月羞花 > 第二十七章 芙蓉同阁

第二十七章 芙蓉同阁


枢密院中,云州知府陈文秀呈来密报,说平南王现今正在招兵卖马,意图南来救驾.先前先帝在世时已发过榜文,诏告天下康王之乱已除,他还来救什么驾.看来他造反之心已昭然若揭.

        我联合枢密院和内廷向平南王再发了一道上谕.说明康王之乱已除,若他执意要兴兵北上就以造反罪论处,并合其他诸王之力群起讨伐.

        但最终平南王还是造反了,其他的诸王竟持隔岸观火的态度,看来我徒弟的江山还是汲汲可危,朝夕不保.真是郁闷.

        平南王果然是预谋已久,而且手下兵多将广,其中也不乏能人异士,高隐之辈,而战事发生才不到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敌军已攻破了前后四十九座城市,连绵五大州郡,中州王朝已然是半壁江山一日残.但平南王所到之处,皆安抚百姓,约法三章,并广开言路,招揽人才,威望在四海之中也已盖过了我的徒儿.他手下有个叫王震的家伙,听说是当世少有的奇才,只因为此人心术不正,先帝在时却并不中用,所以他便怀恨在心,写出了一篇条列当今幼帝八大罪状的檄文.还在海内广为散播.搞得寒玉就此更是声名扫地,斯文尽辱.

        外患未除,内乱又起,朝廷多数大臣与国中明门望族也在连夜携家族叛逃.

        此时我和寒玉还有镜阳就站在皇城之上,远山像是被乌云笼罩了一般,黑压压的让人喘不过气来.那些慌乱逃串的百姓发出哭天呛地的叫喊.又有如世界末日的降临.身后的大臣们建议应立即关闭四方城门,以挽留民心去向.而寒玉此时却突然间长大了许多.他的冠襟在微风中飘荡着,风几乎就要把他带走.

        "把城门都打开吧,涣散的人心就像是手中的沙子,再怎么用力也是抓不住的."

        身后所有留下的大臣又悲恸的跪倒在地上.整个一副生离死别的画面,镜阳也转过身去擦拭着眼中的泪水.皇朝的旗帜已经被大风给吹倒了.

        不会那么毒吧,我无意间发现城墙下那些不愿随主人离去的阿猫阿狗却被他们狠心的主人给击杀掉了,一时猫叫狗喊的声音让人的心里更添了几分绝望与哀伤.想来这畜生也要比人有情义.

        "谁愿随我一起去安葬那些有情有义的畜生."

        我态度诚恳的说到.

        在场的人却是感到万分的莫名.

        很多的老年人看到当朝太傅和大臣们都在给一堆畜生下跪,不禁留下了深情的泪水.有的老年人就丢掉包袱,滚下驴车,开始向自己的子孙们训戒.有个老年人就指责自己的子女和儿媳.

        "我们张家祖先世代都住在这个地方,看着她从荒凉转为繁华,又看着她从贫困走向兴旺,之中有我们张家祖先多少的汗水与辛苦,我们吃的是这片土地,用的是这片土地,我们在这里生儿育女,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而今天,我们不能够因为遇到了困难与磨难就要舍弃这片土地,我们不能忘本.

        我们不能做对不起祖先的事情,即使是用我们的生命我们也要一起来捍卫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

        那老头说完以后就孱微微的转过身来向城楼上的寒玉下跪,并发自肺腑的喊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已然感动得热泪盈眶.而那些百姓也顿时像退潮一般齐刷刷的跪了下来.寒玉却激动的哑口无言.

        我急忙扶起了老者,又拔出碾冰剑向大家承诺道.

        "我林念九誓与中州城共存亡."

        那些百姓也在高呼,誓死守护,永不退让.

        只要中州的百姓能够众志成诚,那中州的天下就还是寒玉的天下,是那些畜生挽救了寒玉的江山.

        六部改组,朝堂换人.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些替补的大臣都是从中州大牢里提出来的犯人,有的还是即将压赴刑场的死囚.而其中也不乏江洋大盗,国家硕鼠之流.其实天下人才最为聚集的地方并不是崇文书院,而是中州的牢房.这个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而现在是非常时期,用这种非常手段也是无可厚非的.老子曾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相反给他们一个绝处逢生的机会这远要比杀了他们更是要划算得多.

        犯贪墨罪的就组成使节团,这些人在交际上往往是很有一套的,鬼点子又多,人也圆滑.处事也灵活.

        犯强抢和杀人罪的就组成前锋营,让他们尽显凶狠与霸道.

        犯**罪的就组成细作团,他们勾搭别人的小老婆往往是很厉害的.

        犯偷盗罪的就组成情报团,这是梁上君子们的老本行.

        还有许多组织我就不一一罗列了,反正是一个全面而且庞大的队伍.

        而六部要职和地方要塞就必需得找一些清白正直的人去担当,国本必固,国体方安.否则寒玉的江山就真的要垮台了.平南王蓄谋已久且势气正旺,现今之计就只能是派使节团过去谈判,去拖.另一方面则赶快加固城池,等个一年半载我们这边做出了点成绩而他们那边势气又减弱之后才可从长计议.所有大臣和公主都很赞同我的这个看法,而寒玉对我更是言听计从.只是希望我今日的所做所为能不辜负先皇的恩德才好.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总是会有腾腾的热水和美味可口的饭菜.还有那始终甜美温情的笑容,男人于此又是夫复何求呢?我将九妹一把揽进怀里.很是疼惜的问到.

        "我长久不在家中,你一个人定是万分孤单和寂寞,真是委屈你了,九儿."

        九儿是我曾对阿九的昵称,而现今我也把它用在了九妹的身上,仔细想想,不管是阿九还是九妹,她们都是没有具体的姓名和来历.但她们却同样有着一种让人感到很体贴又很亲切的感觉.而九的含义又好像始终是一个永远难以解答的谜题.

        九妹在低声的抽泣着.我问她是不是有哪里不舒服了.但她却微微的摇了摇头.

        "九儿是怕与公子美好的时光会在转眼间就消失了."

        她的意思是我这些天很少待在家里吗?

        我便向她承诺以后有时间的话一定会尽量抽空回来好好的陪陪她.但她却有着更为深邃的含义.而现在我才明白女儿心思细如发的深刻道理.

        "我不能给你更多的承诺,因为在我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姐姐的存在,如果有一天姐姐不在了,我让你第一个住进来,好吗."

        九儿将头埋进了我的胸口,哭得更大声了.其实在我的心里,姐姐也是比不过当初的阿九.但阿就已经死了.

        九妹从我的怀里探出头时我又为他拭去了脸颊的泪水.

        "这是昨日我专门为你写的三张援符,一张是天绝三式,一张是混元一气功,最后一张是百花齐放,你以后时刻放在身边,危难之时使用可保性命无虞.而开启的法门就是九妹很可爱."

        听到这里,九妹又开心的笑了.正当我们你情我浓的时候,杨公公却出现了.九妹又急忙从我的怀里挣脱出来.

        听说是公主有事召见,我也顾不得九妹所做的佳肴便又匆匆的离开了太傅府,九妹将我一直送上了马车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皇城之中空空荡荡的,与先皇在世时已完全是两番景象,西城御花园里传来的阵阵风吹落叶声,更是显现出皇城的凄清与悲凉.

        很快就到了公主的芙蓉阁.杨公公侍奉我下车时又说了一些很是奇怪的话.

        "请恕老奴说句不中听的话,太傅既然已与公主共结连理,就应该好好的对待公主,而不是让公主再独自的守着空闺才是啊."

        自我与公主成婚以后,除了上次两人一起去水乡游玩,其他的时候都是在朝堂上见面,她也没有说要来太傅府居住的意思,我也没有提要到芙蓉阁去安寝的意议.而大家可能都只是把这场联姻当成了政治作秀吧.

        但杨公公今天能说这种话,加之公主又在深夜召见,恐怕此行是不会简单了.

        芙蓉阁内国色天香,书气正浓,公主正在伏案阅读各地上承的奏则.

        公主见我来以后就摒退了左右的侍婢,而我却显现出一丝的不自在.

        我们竟又同时向对方搭话,而后公主就先说了.她面目严肃,却不失温柔.

        "太傅与镜阳虽非情投意合,但我们夫妻情份已定这便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从今之后,就请太傅每夜来芙蓉阁安寝吧."

        公主说完之后就转过身去.我也不再多言.

        第一次在芙蓉阁歇息我就失眠了.因为我和公主在她的花帐里很是规矩的躺着,甚至连鞋子也没有脱.我也不好说去外面的卧榻上睡,估计公主也是一夜没有合眼吧.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5/5213/10249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