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东瀛,元禄十五年,中秋月祭。

        江户城各处水塘岸边,聚集了许多赏月人。一会遥望天边月,一会欣赏水中圆月倒影。

        今年的夜空更添绚烂,漫天烟花璀璨。更有著名的歌舞伎相继登台,还有月见团子的甘甜绵密在口中留有余香。

        然而,堪称惊鸿一瞥的另有他物。

        山町会社举办了一场好物展示会,压轴的宛如天外来物,一扇玻璃浮雕屏风「月凝秋海」。

        恰如其名,玻璃浮雕的海水深蓝浅蓝,浪涛翻涌,十五夜的明月悬于夜空,洒落朦胧月光。玻璃通透,当天上明月映照在屏风上,光影浮动,似一场镜花水月般的幻梦。

        据说这扇玻璃屏风来自大清,是被山町会社竞价拍得,接下去会送往江户寺院。往后人们去拜佛时,仍有机会一观「月凝秋海」参禅悟道。

        围观者络绎不绝,但没有看到的人更多。幸亏日后有机会去寺庙再参拜,否则就真是万分遗憾了。

        口耳相传间,真相失了真。

        将一扇玻璃浮雕屏风吹得神乎其神,仿佛就是飘渺仙物,各种吟诵俳句层出不穷。

        竟然还有传言说玻璃是从月宫请来的仙术所制作,如果能感应到光影流动间的冥冥之力,是能获得起死回生的本领。

        起死回生

        这是不是谣传得太荒诞了

        山町良野表示一点都不夸张,这个说法就是与他的亲生经历有关,根本不是谣言。

        七月下旬,他偷跑去长崎出海坐船玩,如果没有遇见甄家兄弟,已经被海怪级章鱼给杀死了。

        甄家兄弟携玻璃渡海而来,来得如此及时,在茫茫大海上伸出援手,可不就是得了冥冥之中神力的指引。

        山町良野将一生铭记那个黄昏。

        他所乘坐船只差点被巨型章鱼倾覆,那一道乘风破浪而来的身影出现在绚烂夕阳中,也出现在了他生命最重要的时刻。

        然后就是一场犹如泼墨般的战斗。

        甄君手持长剑,似得天丛云剑的剑灵庇佑,携手下英勇智斗海怪章鱼。

        狂风巨浪,在甄君眼中不过是轻风拂面。

        甄君与甄君的剑,将邪恶的章鱼怪斩毙于海中。

        巨型章鱼断成了几节,深蓝色的血液没入大海,将海水染成了一团浓到似乎化不开的墨。

        从一刻开始,注定了长崎港上将流传起一则新的神话传说。

        残阳如血,中土甄君,剑毙海怪,海似墨黑。

        剑远去,血消散,狂风骤浪不知不觉停歇,海面又是碧波粼粼,升起一轮圆月。

        被浅金色月光照耀的人们都会得海神庇佑,此生不被海怪攻击。问谁是海神那个男人,中土甄君就是海神的一缕化身。

        武拂衣作为传说的主角,非常坚定地三连否认。

        山町良野可能是在海水里泡得久了,在生死关头对于外界感知无限夸大了。

        真实情况是大清考察队在七月末靠近长崎。

        这一路还算平稳。她正想着是不是能安全靠岸,就在只剩一天的航程时,海浪突然翻涌,搅得船只摇摆不稳。

        很快发现,船从下方被巨型章鱼攻击了,章鱼想要把船只拖入水下。

        被攻击的不只一艘船,目力范围内的一艘东瀛船也摇摆不定。

        巨型章鱼为什么攻击渔船哪个品种的章鱼能适应浅海生存这些都等控制住船体再议。

        要杀死巨型章鱼不容易,这玩意摊开触须堪比半艘海船大小。它们成对出现,竟然还能相互合作。

        即便她真能一个人除掉章鱼,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去单挑。

        船上多是康熙派的精锐护卫,在他们面前表现得过于强悍,不就是说明曾经败给直郡王的战绩可疑。更不提海战与陆战不同,四阿哥怎么可能有机会演练海战本领

        自爆马甲的事情不能做。

        因此,接下去成功斩杀章鱼,是齐心协作的结果。

        武拂衣比别人就多做了一步。

        把山町良野从海里面给捞了出来,也许那是让对方脑补太多的起因。

        脑补就脑补吧。

        这个人是山盯商会社长的三儿子,也不纠正他感恩度爆表的想法,能更便于东瀛考察之行。

        东瀛进入元禄时代,民间工商业逐渐兴起。

        锁国令之下,东瀛岛内商贸不停,也就给了各个商会出头的机会,渐渐地也能掌握部分话语权。

        山町商会在江户城占有一席之地。顺手把山町良野捞上岸,这个决定很正确,让考察队多了一条门路。

        不仅接触原本与索额图合作的石田棋,又是有了新的售卖玻璃制品渠道。两者竞争,更利于玻璃品抬价。

        生意是一方面,能深入东瀛走访一圈更重要。

        山町良野给作保,带着甄家兄弟北上江户。想吃想喝想玩什么,他都可以做向导。

        甄家兄弟,当然是武拂衣起的化名。之前就自称甄偲,现在给胤禟按上了甄久的假名。

        与山町良野寒暄客套一番,顺势答应了他的提议。这一路假借北上江户城旅游的名义,是要观察东瀛社会的实况。

        由于山町良野能带入境的人数有限,也就兵分两路。

        武拂衣令其余两艘海船在装满货款后就返航,落袋为安,先把卖掉玻璃屏风的大笔白银捎回去。

        她与胤禟在结束江户之行后,回从东京湾入太平洋。

        沿着东瀛靠太平洋一侧的海岸线往南走,约等于环岛半圈,过九州岛就原路返回大清。

        随后三个月,一路收获不少。除了没去见过德川幕府的掌权者,是把想见的人都瞧了一眼,推测出了东瀛如今的政局情况。

        总得来说,东瀛想要自成一体。

        这从东瀛对历法上的观念转变就可见一斑。

        自唐朝以来,东瀛一直使用中华历法,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

        直到德川幕府入驻江户城,却是要着手编撰自己的历法。尽管这套历法多有参考元朝历法改编,但也被说成是东瀛第一套本土历法贞亨历。

        历法非常重要。

        它不仅仅讲述了春耕秋收四时更替。观象授时是天授皇权的一种体现,历法也就成了帝王权力的象征。

        东瀛自编历法,或多或少反应出它已经不再一味认同中华文明,而想要创建自己的独立体系。

        除去历法,有一件事值得引起思考。

        德川幕府大权在握后,将东瀛岛上重要的矿山都纳入直接管辖范围内,这进一步推动了东瀛统一铸造与发行货币的目标。

        在庆长年间,幕府对于银锭的外形、大小、纯银率都有了统一规制。紧随其后,是对于铜钱的规范管理。

        自两百五六十年前起,大量从明朝来的永乐钱在东瀛境内流通,外加东瀛地方私铸的铜币,使得铜币市场混乱。

        德川幕府上台后,先后发行了庆长通宝、元和通宝、宽永通宝等新币。

        在一次次不断回收兑换后,终是彻底杜绝了市面上继续流通永乐钱,而对东瀛流通货币取得了绝对管控。

        武拂衣留意到这一条消息,是因为今非昔比。

        东瀛的庆长年间距今也有九十年了。

        德川纲吉这位狗将军,一改庆长年间的良币政策,从元禄八年开始大量铸造恶币。说白了也就是不用足量的金银去造钱,省下来的那部分全都中饱私囊了。

        结果一点都不令人意外,七年过去,江户物价飞涨,经济开始混乱不已。

        为什么要关注东瀛货币

        因为清朝方面的货币体系也是一团乱麻,不只朝廷能铸币,地方也有铸币。

        武拂衣对这方面了解得尚且不多,毕竟四阿哥没去过户部历练。她只能先用一滩浑水来概括清朝的货币体系现状。

        此行东瀛,一方面打开销售玻璃奢侈品的市场,坑一笔黄金白银回去。另外,就是要借鉴东瀛的货币管理成功与失败经验。

        为了能获得详尽的对比数据,需要多与不同商会打交道。出席一些宴会,获取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数据。

        倒也不必多付出什么,只要能做到充耳不闻就好。

        主要是屏蔽山町良野的那些夸张赞美。

        比如他自称也讲不清楚甄君究竟哪里好,但就是觉得甄君有种「刹那绚烂,永恒冷寂」的动人心魄之感。

        溢美之词不可避免地在各个商会里流传,谁都知道了这次从清朝来甄家兄弟不似人样。

        忍一忍,再忍一忍。

        看在真金白银的面子上,看在汲取丰富经验的面子上,三个月就忍过去了。

        十月初,一艘大清海船驶离东京湾,准备返回江海关。

        胤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可算是摆脱那些东瀛人了。

        “四哥,你真有先见之明。亏得我们是化名来此,不然一想到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里提到的是我们的真名,我这一身鸡皮疙瘩都起来。”

        “好了,你的鸡皮疙瘩收一收。从今天开始每天多读几本书,意思不清楚的地方,让王通译当场就翻译。”

        武拂衣的回程没有运载什么奇珍异宝,该往回送的货款早就让另两艘海船一个月前就开回去了。

        她在东瀛买了一堆书,从历法、算术、农业、地方民俗考等等。

        反正认为有价值都买了,就是想要瞧一瞧如今的东瀛读书人的思想与理论水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在有锁国令的情况下,他们有没有汲取西洋之学

        胤禟听到读书,他一学习就选择性头晕的老毛病又犯了。

        武拂衣不给胤禟装病的机会,“可别说等回国再读,你在船上闲着也是闲着。想一想那些东瀛人,虽然他们满是夸赞,但并非全都真心相迎。

        我们去刺探东瀛社会的发展情况,那些商会里的人何尝不曾想要套取我方情报,比如交出玻璃品配方。你应该没少遇到这样的吧”

        胤禟不得不点头。玻璃品精美到奇货可居,商人逐利,着实有一波人想要套话。

        他聪明着呢,回答得滴水不漏。关键是,他也真不知道具体制作流程,只能瞎胡扯一通。

        武拂衣继续,“我们能做出玻璃,东瀛早晚也能。这就是时间差而已。现在一方面是守住配方,但也不妨尝试研制赚钱的新货物。读书能够激发你的灵感。”

        胤禟被劝服了,反正现在也没别的事,那就开始读书吧。可总觉得四哥的行为,有些过于时不待我了,仿佛有什么在后面追着赶似的。

        武拂衣不会说她确实有种紧迫感。

        不是觉得东瀛明年就能赶超大清,而是一种更加现实紧迫的直觉。她担心这一艘船的书没办法顺利送回大清,所以要尽快都记在脑子里。

        巨型章鱼上浮浅海来攻击渔船,这种事情不多见。

        海底该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吧是不是有什么风浪灾害要到来

        请教了经验丰富的船员。

        不论是自己这一方的船长,还是问询了东瀛江户的那些渔夫们,他们却都说天气方面没有问题。

        武拂衣只能要求海船加快速度回行,等到抵达了松江府的地界才能真的安心。否则在茫茫大海上,谁也说不清楚会发生哪一种变故。

        风平浪静的航程持续了九天。

        海船行驶到四国岛附近,原计划朝着西南方向绕过九州岛,进入重返大清的航线。

        海下却生巨变,一场暴风雨说来就来。

        船长希望就近靠岸,但风向并不允许,将海船推向了东南方位。

        从人间到地狱只在一瞬。

        天昏地暗,宛如末日。

        海船在暴风雨来袭时就是一叶浮萍,没有丝毫与之对抗的力量。

        狂风肆虐,耳边尽是风浪的轰鸣,听不到其他声音。

        船体随着海浪忽上忽下,所有人都紧紧抱住船杆,能做的就是默默祈祷这艘船千万别散架,那么他们的双脚还尚有一丝踏上岸的希望。

        “大家不要绝望,海船被推往东南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武拂衣扯着嗓子大喊,“据说那里有一群小岛,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

        不等说完荒岛如何求生,那个熟悉的眼前一黑就来了,这是要灵魂穿回去了。

        看来此前的未雨绸缪非常有必要。四阿哥的身体刚要受苦,她和胤禛就要换回去了。

        下一刻,胤禛头昏目眩地睁开眼睛。

        刚刚睁眼,就被冰冷冷的海水与雨水糊了一脸。

        这是回到自己的身体里,但没有丝毫快乐。

        谁能想到呢上一刻,他以武氏的身份,在京郊庄子上悠哉悠哉地喝着茶,这会就是迎接海难袭击。

        “四哥,你还好吗”

        胤禟抱着另一根船柱,勉强转头看向自家四哥,这讲话怎么讲到一半就断了

        胤禛隔着雨幕,还是看清了老九关切的脸色。

        不只是关切,还有一种期盼。不只是从老九脸上,其他船员也向他看来,仿佛他是可以带领一船人平安着地的海神化身。

        胤禛顿觉肩头似被千斤压顶,压力非常得大。

        能别这样看着他吗很渗人的。

        海难,他也是第一次遇上,而心心念千万不要有的海上逃生,它终究还是来了。

        早该觉悟的,要是佛祖保佑从一开始就不会遭遇狼群,不遭遇狼群就不会与老鬼互穿,不互换就绝不会出现在大海之上。

        现在能怎么办

        佛祖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他就凑合着逃生,不然还能怎么办哪怕天黑一闭眼,他也换不回去。

        但愿老鬼的那本海难逃生指南真的管用。

        作者有话要说友情提示正史上,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日本富士山,火山喷发,后果可想而知很严重。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47235/47235833/81341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