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卖草鞋的大耳贼 > 第16章 茶粮盐铁

第16章 茶粮盐铁


第16章  茶粮盐铁

        非战争时期,半夜大军进城,也算涿县破天荒第一次了。

        看着面无表情的关羽,骑着马从面前缓缓而过,公孙瓒觉得,局面似乎与自己构想的不太一样。

        当初温和绵软君子一般同窗,从没如此决绝刚烈的表现。

        关羽麾下五百名军士进入城中,强行接管了涿县城防,不仅四门与城墙,甚至连郡府、县府、粮库、银库、武库都被士兵悉数管控,无论出入均严格搜检,人人都要登记在册。

        且,每个时辰,有数支盔明甲亮的小队军士,在城中如同城管四处乱窜,鸡飞狗跳。

        至于理由,关羽淡淡地说道:“接到斥候通报,发现胡人探马南下的踪迹。故,严格盘查搜捕,以防泄露军机。”

        涉及到胡人入侵的军情,县府郡府几乎没法干预,除非能弄来天子或朝堂的旨意,又或是太尉的军令。

        因而,黎明到来,处于严厉军管状态下的郡县父老,炸开了锅。

        买卖没法做了,粮食果蔬进不来不说,就连引火做饭的柴火都断了。

        难不成,大伙生吞活咽茹毛饮血,效仿老祖宗当山顶洞人么?

        大批涿县居民不敢找气势汹汹的士兵的麻烦,却围堵在郡府和县府门口,群情激昂地讨要说法。

        关羽微微一笑,乐见其成。

        此时,一夜无眠眼圈发黑的公孙瓒,正在刘太守的榻前,面露尴尬。

        较之昨日,刘太守显然气色好了不少,有些不满意地瞥了一眼故人之婿。

        “说说吧,伯圭作何打算?”

        “那厮借口搜捕胡人肆意妄为,分明未将伯父放在眼中.”

        刘太守心里好笑,都这时候了,还想拿吾作挡箭牌,天真!

        “哎,话不能这么说,吾已五旬早该归乡养病,涿郡今后要靠伯圭挑大梁的。”

        能惹事不能平事的家伙,还想成为幽州之主?

        何况,是你先向同窗挑衅,不止一次,人家反击合情合理。

        再说回来,明知搜捕胡人探马是胡扯,可老夫凭什么制止?难不成拍胸脯保证不会有胡人探马?

        老夫遇事不争,不代表傻。

        看着公孙瓒一阵脸红一阵脸白,刘太守不想再劳神。

        “行啦!老夫愚见,你那位同窗还是念旧情的。该赔礼赔礼,该认输认输,以后避他一头地便是。”

        挨打要立正!

        这道理都不懂,还怎么混?

        在军营门口,白马公孙瓒站了半个时辰,终于被带到刘备大帐前。

        刘备全身甲胄“不胜欣喜”地迎了出来。

        “哎呀呀,伯圭来了!”

        说完,踢了一脚刘能,呵斥道:“狗才,怎么不早些通传?”

        刘能当即委屈道:“校尉军议,小的实不敢打扰。”

        “唔,这倒也是。不过,我与伯圭多年同窗情同手足,下次再犯,军法无情!”

        见着主仆二猿的拙劣表演,公孙瓒心口像是堵了块大石头。

        “玄德军务繁忙,瓒稍稍等候,不妨事的。”

        “哈哈,伯圭果然好度量,快请!”

        刘备与同窗进帐,宾主分坐。

        刘备眨着无辜的卡姿兰大眼睛,问道:“不知伯圭为何而来?但凡有不长眼的,只管说来,小弟帮你打发了。”

        “啪!”

        仿佛被狠狠打脸的公孙瓒,气血上涌,差点当场翻脸。

        缓了缓,被逼到墙角的公孙瓒,只能缴械认输。

        “玄德,俱是为兄的不是,手下疏忽慢待,吾已严厉责罚。已着人抢修校尉府邸,三日内完工。”

        刘备想了想说道:“还是伯圭仗义,小弟多谢了。”

        这时,两位须发皆白的老兵进帐,端上酒食瓜果,大概不堪盔甲重负,气喘呼呼,行动迟缓。

        “哎,让伯圭见笑了。天子命小弟领兵守边,镇压不臣。可,眼下近半将老兵疲,弟恐有负圣恩啊!”

        心知肚明的公孙瓒只能赔笑:“定是某些狗才疏于职守,为兄今日便查明缘由,送来千五精兵。”

        “啊,这多不好意思。不过,小弟确实连人头都认不全,如此,就有劳伯圭了。”

        “应该,应该。”

        于是,吃着喝着,闲叙家常。

        张飞一撩门帘闯了进来,气呼呼地说道:“禀校尉,末将刚刚清点,千五战马不合格,不知是哪个龟孙使坏?”

        “噗!”

        公孙瓒又气又急,一口酒水喷了出来。

        明明只换了千匹良马,怎么变成一千五了?

        啊,明白了,这位黑心肠的大耳贼吃定了自己。

        尼玛,还讲不讲同窗之谊了?

        心肝脾肺肾全都滴血的公孙瓒,再不情愿也只能捏着鼻子,“慷慨”地奉送了五百良马的大礼。

        离开城北军营,公孙瓒搜刮积攒多年的家产,近半落入同窗之手。

        热情地将不甚甘心的白马同窗送出军营,刘备哈哈一笑。

        小样,看来还不服气,那就慢慢和你玩。

        眉开眼笑的大耳贼忙着点票子,涿县也就消停了。

        数十工匠粉刷、修补、打扫,加急赶工修缮校尉官宅。

        五人一组无甲无兵的巡逻队规规矩矩,扶老携幼,态度很是和蔼,毕竟鱼水情深嘛。

        军士全部撤出归建,只保留涿县四门及城墙上的固定值卫,且只针对可疑人员搜检。

        明眼人看得清,第一回合,跋扈多年的地头蛇吃了大亏,生猛的过江龙还真有两把刷子。

        于是,一切都顺风顺水起来。

        一千五百精兵送入军营,一千五百匹战马赶进马厩,城北军营进入正常运转。

        走马上任的福泉校尉,发下三道军令。

        一,官兵吃住一体,每日两次操练,晚间讲解兵法与战例,月末对抗演习。

        二,狠抓卫生医疗,定期健康检查,禁饮生水,公共厕所,公共澡堂,违者重罚。

        三,颁布奖惩条例,以身作则,赏优罚劣,公务开支悉数明示,接受全军监督。

        作为骨干兼主力的一千五百私兵还好,新募的三千土著兵可算开了眼。

        “啥?日日操练两回?晚上不睡听夫子讲书?”

        “啥啥?水煮沸才能喝?指定蹲坑拉屎?集体光腚沐浴?”

        “啥啥啥?一日三餐有荤有素,能月月领粮?死了伤了还有抚恤?”

        这做梦也梦不见的好事,校尉得花多少钱?能是真的吗?

        打破常规总会引起各种反应,很多士兵不以为然,甚至等着看笑话。

        但刘备深知,一支有文化、有保障、相对公平的军队,几乎是不可战胜的。

        而且他现在不缺钱,一千匹劣马通过张苏转手,算是有了启动资金。

        彻底坐稳幽州最大马商的宝座,两位投资人心照不宣送来三成干股,仅此一项月入百万钱。

        一朝权在手,皇叔露出貔貅+财神本色。

        借着军粮和随营工匠的名头,张苏商行毫无顾忌地涉足粮茶盐铁四大暴利行业。

        题外话,茶叶此时并未兴起,但拥有金手指的刘备,坚持让张苏派专人奔赴江南投资茶园。

        除了推出蹄铁,将来对付整日荤腥的北方游牧部落,茶砖必将成为一记妙手。

        随着新军规的推行,军营不远的三家村,竟然意外的渐渐兴旺起来。

        陆续有商贾到村里开设了粮店、酒水铺、肉铺、五金铺、布帛店等摊档。

        这些店铺目标很明确,专做军营生意,毕竟四五千人一天的吃喝穿用就不少了,一月一年呢?

        世人就没傻的,越来越多的商贾闻着味跟来了,原本只有数十户的三家村,大大地赚了一笔。

        最古老的半掩门生意自然不会缺席,那些依门俏立的年轻女子,成为三家村最靓丽的风景线。

        军营大把光棍汉,每月领粮就等于领钱,有了钱自然要花。

        所以,涉及到金钱,嗅觉灵敏的商人总是最先闻着味。

        某红脸通缉犯与黑脸屠夫,凭着骄人的战功双双洗白,成为正经大汉骑都督,秩千石。

        这身份,放眼幽州也是妥妥的大官。

        作为商贾,张苏二人不敢高攀皇族,只能退一步,选择曾经门当户对的二弟三弟示好。

        张世平以嫡女张莲儿嫁给关羽,确定联姻关系,三兄弟中最后一个单身王老五,官宣脱单。

        苏双没有女儿,便以从女为张飞妾室,也算表明联姻的心意。

        至此,中山张苏两大家族,算是彻底上了刘关张的贼船。

        大耳贼的船,不是贼船是什么?

        周二,祝亲们好事成双,投双票有惊喜,谢谢啦!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44624/44624004/1073304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