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崇门书院 > 第1章 荒村荡魔录

第1章 荒村荡魔录


从前,在永祥村,有这么一个光棍汉,外号张大炮。这张大炮不但懒,还爱占人便宜,偷铁锹、撬门锁、钓鸡摸鸭子、点柴火垛,啥坏事都干。买一个香瓜,得闲尝人家两个,村子里人们就没有不烦他的!

        在村东头半山腰,有一处平坦的地面,这里是镇上有名的赵员外的墓地,赵员外是镇上富商,听说当年药材生意做到了国外,死后托一位有名的风水先生葬于此处。

        赵员外的墓地可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凡是通晓堪舆风水的会家子一眼便知,此墓占据龙脉,面南背北,东高西下,玉带环腰,藏而不露,聚风纳气,草木茂盛。赵员外的家族这些年来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此地早就被居心叵测的张大炮盯上。张大炮已经琢磨它很久了,于是起了挖坟掘墓,盗取宝贝的心思。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背着一把铁锹向墓地走去。

        张大炮在月光下沿着弯曲的小道向山上走,突然不知哪来的一股阴风吹得后脊背凉,脚下一滑,掉进了沟壑纵横的山涧之中,当场摔死了……

        第二天被村里人现后,大伙一合计,这小子虽然在村子里是个祸害,但也乡里乡亲的,就一齐将他埋在了赵员外墓地正下方的山涧中。

        不料怪事生了。第二天,村头的王二兄弟在家暴毙,听说二人死前面目狰狞,张口伸舌。村里人唏嘘之余,也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纷纷出钱为他哥俩下了葬。

        没过两天,老赵家的小三儿也死了,而且死得不明不白的,连家里一向精明能干的老婆也变得疯疯癫癫。小三儿平时很健康,听说死时两眼圆睁,面部抽搐,很明显不是病死的,可能是活活吓死的。

        这三个人都是曾经埋过张大炮的,村民们这才隐隐觉得这几个人死得有些蹊跷,为此,很多人都抛田舍业的进城避难去了。

        这一天,一个身着白袍的年轻道士云游至此,头挽道髻,身背一口木剑。这道士名叫方孝悟,是正统茅山道教第二十八代传人,年纪虽轻,本领却不小。

        茅山原名句曲山,又名地肺山。茅山一派擅长寻穴找墓,风水祭祀,迎亲典礼,机关阵法,相面测字,看八字,算吉凶。

        话说这方孝悟一进村,见村口大树树叶厚重,泛有血色,颇有感触,掐指一算,暗道不好,“这棵树有古怪,此地必有妖孽作祟!”

        方孝悟进村后,见来往村民大都精神不振,严重的都已丢了“三魄”。走了一路,见一个农家院半空罩有红光,便去敲门,开门的是一个弱女子。

        方孝悟只见这名女子十八、九岁,肌肤细白、貌美如花,额高饱满,大有富贵之相,心中不由怦然一跳。

        少女偏头看他,只觉很是脸熟,却从未见过,忙邀请方孝悟进院。方孝悟踏进院子,瞧见对面屋顶上的一双眼睛,心中明了:原来是家仙。

        少女只道他是过路道士,就端来一碗水给他喝,不多时,又摆上一盘馒头。方孝悟见她做事勤快,心中感激,闲聊得知,原来这女子名叫秀薇,父亲去年病故,此间房子就独她一人。

        方孝悟有心留在此地除害,顺便问起了此地的古怪,同时表明了自己茅山弟子身份。秀薇稍一迟疑,便将村中怪事原原本本的都告知了方孝悟。

        方孝悟略微沉吟,心道:原来如此,是坟有问题,想必是张大炮占了周家坟脚,主人嫉妒故而降祸于村庄。

        掐指一算,今日月圆十五,鬼门大开,搞不好会尸变,于是对秀薇道:“这件事我可以帮你们。”

        便在此时,敲门声再次响起,走进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驼着背。秀薇见是村长刘太公,上前说道:“刘爷爷,这是位茅山道长,能帮咱村看看。”

        方孝悟见这刘太公满眼灰色,显是胎光晦暗,主魂飘摇。刘太公紧皱眉头,心情复杂地打量着方孝悟,这年头江湖骗子太多,去年村里凑钱请的一位风水先生,没想到最后竟卷钱跑了。他横看竖看,这方孝悟也不像有什么本事的样子。

        方孝悟知他不信,出门后掏出腰间定位罗盘,左右一拨弄,便知此去七里是古怪处。方孝悟按住身上枣木剑,低身疾驰,往七里外赶去。

        沿途所见,草木叶片厚重,血色愈浓,料想对方道行颇高!

        方孝悟来到半山腰,定睛一看,见一大墓藏于山腰,占据龙脉,散出氤氲黑气,气势如巨浪,重山迭障,护卫重重,实乃风水绝地。墓中主人吸取龙气日久,竟修成一只大妖孽!

        方孝悟倒吸了一口冷气,趁天色未晚,在墓地周围插上金、绿、褐、白、红五色令旗,拉出墨斗蘸着朱砂围了一圈,再铺上糯米和雄黄,布上天罗地网阵法。

        刘太公见方孝悟果然有些真本事,就叫一些年轻力壮的村民过来帮忙。

        方孝悟从背包取出十多根引魂香,告诉村民插在墓地四周,以迷惑墓中妖物,另取两盏长明灯,挂在长于龙角处的两棵大树上。

        等方孝悟布置完毕,天也渐渐黑了。万籁俱寂,周围草木被风吹得莎莎作响。

        方孝悟盘坐于地,静待墓中尸变。一干村民躲在远处,更是紧张的要命。

        子时一到,随着一声秃枭尖叫,长明灯突然熄灭,阴煞之气扑面,一具尸突然飞了过来。

        方孝悟擎出后背上的枣木剑,罡气注入,以淬符加持,剑光一扫,把那具尸斩落脚下,一股绿色液体顺着剑身滴到地上。

        “唉呀妈呀,是那姓孙的风水先生!”不知谁喊了一句。刘太公一看,那尸不是去年请来的风水先生又是谁了,原来死在了此处。

        黑影闪过,一具僵尸从墓地中飞快窜出,上下摇晃地站在对面树梢上。方孝悟凝神而望,见这尸体在月光下行走如风,若是再让它修炼,怕会变成旱魃。在场的所有村民全都吓傻了。

        妖尸闻到村们所在之地的浓烈阳气,喉咙咯咯直响。方孝悟喝道:“妖孽安敢放肆!”咬破指尖血,在右手掌心画了一个“敕”字,默念咒文,对着妖尸脑袋拍了过去。

        妖尸脑袋一晃,怪叫一声,口中冒出一股黑气,转眼之间,竟已站到阵法之外,平抬双臂,伸出长满黑毛的尖利十指,对着方孝悟脖子掐来。

        方孝悟一惊,知它有了神志,向旁闪避,打出一张蓝符,念起勅水咒:“此水非凡水,北方壬葵水,一点在晛中,运两许庚至。神符祭之,百鬼消除,邪灵神魂,如杯破碎。急急如律令!”

        妖尸身中符咒,胸口冒出一股白烟。“吼……”一声闷哼,妖尸浑身哆嗦起来,翻出一对没有瞳孔的白眼珠子,狠狠地盯着方孝悟。

        方孝悟见打在它身上不起作用,心想:此尸既不怕水,必然怕火。于是双手结印,往前一推,念起烈火咒:“火焰飞光玉女,雷霆猛火将军,火乌火马,火布乾坤。火灵大神,烧邪鬼。急急如律令!”

        一点火苗腾的一下在妖尸身上蔓延开来。那妖尸果然怕火,在火海中扭曲挣扎,被烧得“吼吼”乱叫,皮开肉绽。身体不断流出黑色的血,滋滋有声,白烟散开,出浓烈的腐臭。

        方孝悟收剑而立,眼看妖尸就要被焚化,就在这时,风起呼啸,头顶一团黑云飘过,遮住月光,暴雨倾泻而下,登时将火浇灭一大半。

        原来这妖尸吸收龙气数十载,已初有呼风唤雨之能。方孝悟衣角被狂风吹得纷飞,见此异象,面不改色,暗道:“找死!”

        左手掐出五雷指,右手从腰间抽出五张紫符,全都飞扬掷起,手里枣木剑似蜻蜓点水,一剑把五张符纸全都穿在一起,嘴里催动咒语:“无量天尊,地法师门,玉清始青,真符告盟,推迁二炁,混一成真。五雷五雷,急会黄宁,氤氲变化,吼电迅霆,闻呼即至,五雷。急急如律令!”

        一语爆喝,枣木剑上的五张符纸全部焚火自燃,而登时之间,头顶云中电闪雷鸣!

        妖尸惊愕,知是五雷齐下,难以抵御,便欲望风而逃。

        方孝悟哪里肯放他走,念了道法诀,枣木剑脱手而出,将它逼入事先布好的天罗地网阵之中,妖尸入阵,便被死死困住。

        “孽畜,今天便是你的死日!”

        妖尸拼命挣扎,而此时五道天雷俱下,砸在它的脑壳上。妖尸只好弃了皮囊,神魂遁回棺材疗伤,哪能逃过方孝悟的法眼。

        方孝悟收紧墨斗,将棺身封以符咒,严防作乱,做好后嘴里吐出一口鲜血,踉跄倒地。

        使出毕生功力的他,此刻已精疲力竭,昏厥过去。

        醒来时,已躺在秀薇家中,见村长刘太公和许多村民守在床边。方孝悟取出一道灵符,默念咒语:“太微玄宫,中黄始青,内炼三魂,胎光安宁,冽冽水玉,得饮回精。”施法完毕,告诉刘太公焚化后投在井水中,又画了百十来道定魂符,分给村民。

        刘太公问到赵员外坟墓该如何处置时,方孝悟道:“坏人风水,有损阴德,棺中残魂难成气候,还是埋回去吧。”

        自此,永祥村再也没有怪事生,连前些年出走在外的人都6续回来。村民们心中感激,每天都有人送来野猪肉、山鸡、野兔等乡间野味前来探望。

        养伤期间,方孝悟与秀薇朝夕相处,帮她担水做饭,也察觉出她对自己的一丝微妙变化。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她的一颦一笑,心中竟然有所动摇。他早就暗自推算,二人是天字绝配,在一起日久,难免会互有好感。

        而方孝悟自小修道,谨防“恶心邪欲”、“乖言戾行”,此次云游就是奉师命下山历练,唯有戒贪欲、守清静,方能成一派之宗师。为守道念,他决定在一个清晨悄然离去。

        那天清晨,下着小雨。秀薇做好了早饭,不见了方孝悟,忽然想到什么,忙向村口奔去,却见他已在山下。

        秀薇情知留不住他,心中一酸,双手放在唇边,对着他的背影大喊:“小五,你有没有喜欢过我?”

        方孝悟知她口中的“小五”是孝悟,嘴角动了动,没有回头。

        除魔卫道八十载,白驹过隙弹指间。这一年,方孝悟一百岁整,自知大限将至。

        在灯火辉煌的三清殿宇中,众弟子按辈分分列两旁,恭敬垂手而立。他微笑的望着窗外沥沥细雨,走时候却只留下一个莫名奇妙的“有”字。

        (本章完)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41/41714/186173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