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重阳令 > 37、元颢弃义

37、元颢弃义


不久,元颢欢天喜地来到洛阳王城,坐在龙椅上,过起了皇帝瘾。&1t;/p>

        当上皇帝的元颢,立刻露出了昏聩无能的昏君本色。在生活上贪图享乐,不仅锦衣玉食,还收留孝庄留下的嫔妃宫女。在政治上不明大势,听信小人,在元颢周围,都是像元延明、元彧一样的北魏旧臣,元颢对他们委以重任,甚至是言听计从。这些人都是树上的叶,墙上的草,哪边风光住哪跑,对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坐在龙椅上的是元氏宗亲,就是自家人,就能吃香的,喝辣的。他们没有治国理政的政治才能,更没有带兵打仗的军事才能,只会见风使舵,溜须拍马。&1t;/p>

        李炟在上次会议提出请武帝派遣援兵的事情后,元颢一直迟迟不动。陈庆之也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向元颢进一步建议说:“现在北方没有臣服的地方尚多,要想统一北方,仅靠我们现有的兵力远远不够,所以,请您写信,请皇上(萧衍)尽快派来援军。”&1t;/p>

        “我们七千人就能打到洛阳,现在兵力已达十万,将军还怕什么?”昏庸的元颢竟然连基本的形势都看不明白。&1t;/p>

        “敌人现在还不知道我们的虚实,他们以为我们真有天兵天将。可纸是包不住火的,一旦他们知道真相,恐怕就会疯狂反扑。到时,我们没有兵力应对,您怎么在龙椅上座稳。所以当务之急是尽快请皇上(萧衍)派来援军,稳定北方的局势”陈庆之着急地说。&1t;/p>

        “我们没有天兵天将吗?威武将军不是神仙吗?”元颢简直就是愚蠢。&1t;/p>

        “是不是您自己好好想想吧!”陈庆之说完摔门而出。&1t;/p>

        元颢本来没什么主见,听了陈庆之的建议也觉得害怕,本来想依照行事。他拿出纸笔,准备给武帝写信,按预先约定好的,让大梁集结在边关的大军快赶来洛阳。&1t;/p>

        这时,躲在内室的元延明走了出来,说:“皇上,万万不可!”&1t;/p>

        “为什么?”元颢不解。&1t;/p>

        “现在陈庆之手上只有几千人,我们已经不能管制他了,假如再给他更多人马,那我们不是什么都要听他的?这样我们大魏的社稷不就要落入外人之手了?”元延明把拼了命送元颢归北的关中侯陈庆之和他的七千白袍军当成了‘外人’,而自己这个见风使舵的小人成了‘自己人’。&1t;/p>

        更可笑的是元颢竟然连连点头,把元延明的谗言信心为真。&1t;/p>

        元延明见元颢上道,接着说:“皇上,您入主洛阳以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旧将来投?那么多魏军来附?那是因为您是大魏皇族至亲。您荣登大宝也只是北魏内部的斗争,不论是您,还是孝庄做皇上,北魏的社稷都是在自己人手中。可是一旦南梁插手其中,那事情的性质就变化了,北魏就很可能被南梁吞并”。&1t;/p>

        元延明略微停顿一下,让元颢思考。然后接着说“如果北魏真的被南梁吞并,皇上,您觉得您还能坐在龙椅上吗?萧衍老儿还会让您当皇帝吗?”&1t;/p>

        元延明的话,让元颢吓出一身冷汗,折腾了半天,原来是为萧老头做嫁衣。&1t;/p>

        经过元延明、元彧的不断挑拨,在元颢心中已彻底排斥南梁的干预,元颢决定背弃对南梁的一切承诺,不再履行之前答应过萧衍的宾贡之理。也不信任南梁派遣的陈庆之,只是因为眼下还要依赖他为自己卖命,所以表面上元颢对陈庆之还算尊敬。&1t;/p>

        元颢为了防止陈庆之绕过自己向萧衍请求援军,私自给萧衍递交了密奏,谎称北方局势已经稳定,为了防止地方上产生恐慌情绪,恳请南梁暂时不要派遣大军北上。&1t;/p>

        从元颢处出来的陈庆之,气呼呼地去找李炟,他想听听李炟的意见。在尔卓荣重兵环肆的情况下,陈庆之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1t;/p>

        见陈庆之脸色难看,李炟倒了一杯水递过去。&1t;/p>

        “威武将军是否感受到元颢皇帝的变化?”陈庆之放下水杯,气愤地问道。&1t;/p>

        还没等李炟回答,他自己接着说:“我没想到元颢这么目光短浅。还没坐上皇位几天,就忘记自己当初是如何南逃大梁,保全性命的了,甚至连自己如何当上皇帝的都忘了。眼下北方局势混乱,他居然不是想办法尽力联合大梁抗击劲敌,而是考虑如何摆脱大梁的束缚。”此时陈庆之已经明显感觉到元颢对于大梁态度的变化,而且更看出元颢并非是一个能成器的君主。&1t;/p>

        “关中侯不要生气!”李炟劝解道。&1t;/p>

        “当初进入洛阳前,我提议开会明确形势和任务,就是怕出现今天的局面。”李炟此时心情也有些沉重,他们一路走来,腥风血雨,全军将士奋力拼杀才有的大好形势就要毁于一旦。&1t;/p>

        李炟直言道:“洛阳是北魏国都,留下的都是北魏旧臣,这些人是不会与我们一条心的。为今之计,只能绕过元颢,以将军名义给武帝写信,请皇上派出援军,则大局可定也。”&1t;/p>

        “这样做合适吗?按规距上报朝庭的战报应该我和元颢共同联名。”陈庆之有些犹豫。&1t;/p>

        “非常时期,非常对待,再说此时的元颢已非昨日的元颢!错过时机,大梁再无这样的机会。”这里,李炟指得是南北统一的绝好机会。&1t;/p>

        “也只能这样了,不知道局势会如何展?但愿皇上能理解在下的用心。”陈庆之无奈地苦笑几声。&1t;/p>

        萧衍同时得到元颢和陈庆之的奏折,已经六十五岁武帝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正舍身同泰寺,一心向佛。既然二人意见相佐,就看看再说吧,于是命令原本打算北上的援军停在边境线上待命。&1t;/p>

        由于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陈庆之与元颢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但是他深知自己此次的任务就是保护元颢,在没有接到大梁方面的最新指示前,仍要尽力为元颢支撑着这个烂摊子。&1t;/p>

        而此时的元颢,座在皇宫的龙椅上,正享受着群臣的朝拜,美美地做着春秋大梦。&1t;/p>

        &1t;/p>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39/39864/179268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