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重阳令 > 第一章 重阳郎

第一章 重阳郎


1、上天送宝 &1t;/p>

        “奶,火炭子又出来了”!&1t;/p>

        随着二妮子李兰的一声惊呼,李家奶奶和四个孙女同时睁大了惊恐的眼睛。&1t;/p>

        “快去拿泡了童子尿的花床单”!听到奶奶季氏的招呼声,老大李梅和老二李兰起身就往屋外跑。&1t;/p>

        她们把印有人身果的花床单抖开,跟着在空中飘移的火炭子来回移动。按照白天演练的方法,等到火炭子掉进床单中,就立即裹住放进老三李竹掂的老土陶尿罐子(当地老人夜晚解小手用)里。&1t;/p>

        这时,李竹已拿来奶奶的土陶尿罐子准备着。&1t;/p>

        老四李菊双手举着油灯,希望几个姐姐能看清楚火炭子的位置。其实,闪着红光的火炭子犹如一盏小灯笼,把李家老房子照得如同白昼,根本不需要灯。&1t;/p>

        “床单举高点”!&1t;/p>

        “火炭子往西南去了”!&1t;/p>

        “老三,你把尿罐子举那么高干什么?别让里边的尿倒出来”!&1t;/p>

        “老四,放下油灯,拿把扫帚把火炭子往单子里赶”!&1t;/p>

        奶奶不时地出命令,姐妹四人手忙脚乱。不知是来回跑动累得,还是心中紧张,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沾满了细密的汗珠,眼中有兴奋,有恐惧,更多的是期待。&1t;/p>

        忙了大约一个时辰,火炭子只是在房顶上来回飘动,无法用花床单裹住。&1t;/p>

        就在大家累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火炭子自己掉进床单里面。&1t;/p>

        姐妹四人快地把床单裹紧,塞进奶奶的土陶尿罐子里,用石块压好。&1t;/p>

        “行了,都快点上床睡觉,明天早上起来才能看看是否逮住宝贝了”。&1t;/p>

        按照神婆“三姑奶奶”的安排,火炭子是千年神灵变得宝贝,能上天入地,只有童子尿和百年老土陶尿罐子这种既特别纯净又特别腌臜的东西才能捉住它。等到天明,太阳一照,失去了灵性,宝贝就现身了。&1t;/p>

        “奶,你说到底是什么宝贝”?年仅五岁的李菊兴奋地问奶奶。李菊的问题正是姐妹几个共同关心的。&1t;/p>

        “行了,快睡觉吧,明天就知道了”。奶奶更想知道,但天不亮不行啊。&1t;/p>

        奶奶的回答让大家很失望,也引起了姐妹几个更大的好奇。看来今晚姐妹们有的是梦做了。&1t;/p>

        其实,这不是李家第一次捉宝贝了。三个月前,火炭子在李家出现,秀才李天一惊的浑身颤栗。李家居住在上蔡西南的重阳镇,世代书香,是“千古一相”李斯的后人。李天一认为家里出现火炭子,是祖宗显灵,天佑李家。我李家要出大富大贵之人。&1t;/p>

        但兴奋之后,李天一望着梅、兰、竹、菊四个女儿又摇了摇头。&1t;/p>

        四个女儿虽然天资聪颖,个个如花似玉,但毕竟是女孩。自己漆下无子,谁会大富大贵呢?&1t;/p>

        如果不是,怎么会出现“上天送宝”这种神奇异象!&1t;/p>

        为了把富贵留在李家,李天一带着全家捉了多次也没有捉住宝贝。用黑铁锅罩过,用尿罐子扣过,用绵羊血泼过,但都不成功。&1t;/p>

        火炭子经常夜晚跑出来,有时在房梁上飘荡,有时在屋内跳跃;大的时候像鸡蛋,小的时候似蚕豆;亮的时候像灯笼,暗的时候似萤火虫。&1t;/p>

        时间一长,李天一就失去了捉宝贝的耐心,又回到重阳书院专心给学生上课去了,李夫人单娘负责给学生做饭,吃住也在书院。家里只有奶奶季氏领着四个孙女住。捉火炭子成了她们的重要事情。&1t;/p>

        天刚蒙蒙亮,门咯吱一声被推开,紧跟着是李夫人单娘的一声“哎哟”。似惊似怒!&1t;/p>

        “我的宝贝”!奶奶的惊叫,把四姐妹从睡梦中惊醒,同时看向门口的老土陶尿罐子。&1t;/p>

        不知道奶奶是稀罕尿罐子里面的宝贝,还是稀罕自己用了几十年的土陶尿罐子。&1t;/p>

        昨天晚上在门口捉住的火炭子,不知道是因为大家太累了,还是没敢挪动,老土陶尿罐子就放在了屋门口。&1t;/p>

        随着土陶尿罐子的破碎声,李夫人脚下一滑,摔到在地,尿罐子中流出的尿液弄了李夫人一身。深黄而浑浊的尿液流了一片,流出的还有那个带着黄晕的火炭子。也许是因为天有点放亮,或者因为尿液的浸泡,火炭子的光弱了很多。&1t;/p>

        火炭子跳动几下,没有飞起来,也没有消失,一下子进入了李夫人单娘的身子,把奶奶和四姐妹惊得张大了嘴吧。&1t;/p>

        “该死的丫头,门口是放尿罐子的地方吗”!&1t;/p>

        李夫人一边爬起来拍打自己身上的泥土,一边举起手中的一只兔子说:“你爹昨晚套了一只兔子,让我早早送过来,给你们奶奶补补身子,这还没进屋就被你们几个小鬼给算计了”。&1t;/p>

        李家虽然书香门第,但父母随和,几个女儿活泼好动,经常搞些恶作剧,家庭其乐融融。&1t;/p>

        在重阳书院教书的秀才李天一,继承了先人猎兔的传统,在教书间隙,用马尾搓成极细的绳索,做成活扣,固定在兔子经常走的路上,时常能猎到几只肥兔。&1t;/p>

        “宝贝,宝贝!”姐妹四人惊叫着,从床上爬起来,顾不得母亲手中的兔子,一个个在母亲身上摸索寻找,就差把母亲的衣服全脱下来了,也没现火炭子,更没有什么宝贝。&1t;/p>

        母亲气脑地骂着,去厨房收拾兔子去了。&1t;/p>

        从此,李家再没有出现火炭子。&1t;/p>

        三个月后,李夫人单娘现自己怀孕了。&1t;/p>

        &1t;/p>

        2、浴火重生&1t;/p>

        李天一停了书院的课,专门请来郎中张仲文诊视。张郎中摸了半天脉,告诉李天一:“嫂夫人已怀孕三个月了,从脉像上看应该是个男孩”。&1t;/p>

        张郎中的话让李天一喜极而泣。&1t;/p>

        李家人脉不旺,到他这一代已是十世单传。李天一今年四十岁了,眼看李家要断香火。能够老来得子,是祖宗庇护,上天保佑。&1t;/p>

        一家人望着李夫人单娘的肚子过了十个月,盼望早点诞下男丁,接续李家宗脉。&1t;/p>

        直到次年十月,李夫人怀子整整一年才生产。&1t;/p>

        这一年是大魏大统六年,公元54o年。&1t;/p>

        男孩肥硕强健,体重九斤八两。因为火炭子的原因,李天一为儿子起名李炟。&1t;/p>

        李家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广告亲朋好友,大戏连唱七日。&1t;/p>

        李炟使劲挣开眼睛,好奇地望着眼前的一切。那些穿着粗布衣衫的男女走来走去,就象前世拍摄古装戏的现场。&1t;/p>

        几个扎着羊角辩的小女孩全神贯注地看着自己。有的拉着自己的小手,有的拿条花手帕时不时擦拭自己流下的口水或鼻涕。最大的一个几次想把自己抱起来,被竹躺椅上的老太太喝住了。&1t;/p>

        看见屋门上贴的大个喜字,李炟明白了,今天是自己的生日。&1t;/p>

        再看看屋里屋外忙碌的人们,男人大多穿着黑色或红色的长袍,女人穿拖地印花裙子,头上盘着高高的髻,脚上穿着自制的木履,走起路来,木履敲击地面出有节奏的声音,很是好听。&1t;/p>

        李炟看得有些出神,又似乎要睡着。几个小女孩赶紧拿手在他面前晃动,不让他睡去。并用肥嘟嘟的小嘴亲他的面颊。&1t;/p>

        这时,李炟想起自己前世大学毕业后到武警部队服役,当兵三年就晋升为武警消防支队中队长。&1t;/p>

        一场无情的大火不仅烧毁了部队驻地唯一的文化宫大礼堂,更是夺去了自己和六个孩子的生命。&1t;/p>

        当时,大礼堂正在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市里主要领导全部在场。&1t;/p>

        起火后,会议组织者习惯性地喊:“大家不要乱,请领导先走,按秩序退场”。最听话的孩子们走在了最后。&1t;/p>

        李炟(当时叫程楠)和消防战士赶到后,火势已大,礼堂内还有十多个孩子没有出来。&1t;/p>

        中队长程楠紧急命令消防车灭火。同时抽调1o名党员组成突击队员,由他带领,冒险进入火场搜救孩子。&1t;/p>

        突击队员头顶打湿的棉被冲进火海,在抱出一个又一个孩子后,因火势过大,程楠和六个孩子再也没有出来。&1t;/p>

        想到自己牺牲后,父母会受到多大的打击,自己相恋四年的女友会多么思念自己,还有那些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会多么难过。想想亲人们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的样子,两颗泪珠从小李炟腮边滚落。&1t;/p>

        “弟弟怎么哭了”?老二李兰最先现了李炟的眼泪,一边用手帕擦拭,一边问奶奶。&1t;/p>

        奶奶季氏立即抱起大孙子,舀一勺羊奶放进了李炟的嘴里,她以为孩子饿了。&1t;/p>

        当看到李炟的眼泪,奶奶季氏也是心中一惊。刚生下的孩子,不论渴了,饿了,拉了,尿了,都是嚎啕大哭,或者干嚎无泪,这孩子怎么默默流泪呢?难道我李家不是孩子想要福窝吗?孩子心里有多大的委曲要默默流泪呀!我活了七十多岁,今天才头一次见。小李炟和别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啊!奶奶在心里叨叨着。&1t;/p>

        李炟在李天一夫妇和奶奶、四个姐姐的疼爱呵护下一天天长大。&1t;/p>

        小李炟五岁时,已读遍李家藏书,能识得三千汉字。七步能诗,且佳句连篇。李家的藏书可是李家几十代人收集的,“诗、风、雅、论语、春秋、大学”无所不有,很多读书人一辈子都没有读完,五岁的李炟不仅读完了,很多精彩的篇章还能背颂。重阳书院即使是最用功的学生,读了十年的书,也达不到李炟的水平。李天一很为儿子骄傲,李炟小神童的名号也传遍十里八乡。&1t;/p>

        其实,李炟明白,三千汉字是前世学的,一个硕士研究生认识三千汉字很正常;七步能诗,是背颂的唐诗宋词三百,“大李杜”、“小李杜”、“三苏”的诗词歌赋随便来一,就能惊掉当世文人的下巴。&1t;/p>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李炟现自己的眼睛具有了一些特异功能。百米之内的物体,不论用什么东西遮挡,都清晰可辨,有点类似于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只是没有这么厉害。一百米之外,就渐渐模糊了。&1t;/p>

        李炟想这种特异功能或许是那场致命的大火留下的。当时,在浓烟滚滚,烈焰肆虐的大礼堂内,到处都是燃烧的桌椅,程楠他们只能根据孩子的哭声去寻找大火中的孩子。尽管他们挣大了眼睛,由于火势太大,一米之外就什么都看不到了。急切的找寻中,程楠多想有一双火眼金睛。也许冥冥之中有一只无所不能的大手掌控着一切,大火夺去了程楠年轻的生命,但当他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公元54o年大魏李家时,有了“透视眼”这种能力。如果再让他遇上一次大火,程楠,不,是李炟相信绝不会再让一个孩子葬身火海。&1t;/p>

        &1t;/p>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39/39864/178831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