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美娱收割者 > 第六十五章 落幕与花絮

第六十五章 落幕与花絮


汉斯手下集合了来自欧洲各国的悍匪,其中有德国第九边防大队和法国宪兵干预部队的前成员,以及法国外籍军团中因为纪律问题被开除的。

        按理说这些精锐部队出身的悍匪不至于让马克思杀了这么多人,还拿他没办法,先这些人的年龄不大,起码看起来要比马克思年轻不少,显然服役时间不长。

        服役时间不长,现在却跟着汉斯当劫匪,那他们的受训时间,技战术水平和退役的原因就值得思索了。

        总体来讲,这些劫匪属于职业军人中水平不高的那一种。

        这些解释起来,啰啰嗦嗦,体现在凯萨的电影里就是只是几个镜头而已。

        特写中这些劫匪年轻的面孔,马克思搜索尸体时,现的属于特种部队的隐秘而又独特的纹身。

        懂行的人看到这一目了然,不懂的观众略一思索也能明白个大概。

        一些电影人禁不住会为凯萨的严谨而暗自喝彩。

        两位FBI按照反恐教程切断了电源,帮了劫匪的大忙,解了六道锁的金库自动开启,影片也就此接近尾声。

        忍无可忍的汉斯用何莉作为人质,逼马克思现身,并在路上安排了剩余的所有人手打伏击。

        伤痕累累的马克思,用一场极限射击秀,再次为猎人学院的接近战射击教官做了一次活广告。

        从开头一直到马克思随着有价债券的满天飞舞,在慢动作中用双枪连射把汉斯从摩天楼的窗前打飞出去。

        一些电影人惊讶的现这部电影竟然没有任何一个对峙镜头!?

        是的,这部片子没有“双方举枪对峙嘴炮不断就是不开枪”的桥段,也没有“反派挟持人质逼主角现身,然而明明胜券在握却因为碎嘴子被主角反杀”的桥段。

        太多动作片或者警匪片中被不断使用的“经典”桥段,在本片中都没有。

        凯萨在片中让马克思和汉斯该使的嘴炮都使过了,双方通过对讲机秀智商也已经展示过了,既然已经放下话筒持枪相向,就废话少说。

        见了面之后,拔枪就刚!

        不适应!观众也好,电影人也罢,对凯萨这种把正反派的废话放在对讲机环节,见了面反而沉默着拔枪死磕的风格感到hin不适应。

        从oo7的《no博士》到《星球大战》,从李小龙的《猛龙过江》到查克·诺里斯的《孤胆英雄》,从《疯狂的麦克斯》到《印第安纳·琼斯》……

        观众已经习惯了反派死于废话连篇,他们对主角被擒这种事早就见怪不怪,甚至提不起半点紧张情绪。

        反正反派再邪恶也不会抓到主角就立即处死,不是吗?反派们习惯先哔哔过瘾了再想别的事。

        在反派心中,对主角解放自我,剖白心计,敞开心扉比毁灭世界重要得多才对吧?

        见到主角二话不说举枪就射的反派真的是一个合格的反派吗?

        凯萨这么不按套路出牌的导演实在让观众感到万分诧异。

        可哪怕再不习惯也好,怎样都好,故事依然在继续。

        一切尘埃落定,因为马克思和华人警官通过对讲机的聊天产生了深厚的友谊,所以见面之后感慨的拥抱了一下,也算是对开头“该死的加州佬”的一次自我反击。

        那位该天杀的男记者又凑过来采访马克思夫妻的时候,被华人警官和那位好心的女记者一拳打翻在地。

        这个情节是凯萨特意安排的。

        凯萨作为加州媒体的宠儿,他不可能,也没有理由在电影里黑加州媒体。

        当初为了马克思身份曝光这个情节的合理推进,他不得已设置了一个**男记者嘲讽了媒体人,所以他就必须用一个正义的女记者清除仇恨值。

        这个做法不一定高明,但起码姿态摆在那,让人挑不出毛病。

        女记者返回采访马克思夫妇的时候,何莉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出了:“是的,我是何莉·佩恩,马克思的妻子。”

        音乐起,字幕升起来,镜头慢慢拉远,升高,全场观众起立鼓掌。

        然而凯萨三人和剧组成员大部分都坐在原地没有动。

        起初观众还感到纳闷,但是很快他们就现在黑屏之后,真正的“正片”开始了。

        是的,真正的“正片”就是传说中的“拍摄花絮”。

        据说第一部在结尾播放拍摄花絮的电影是香江成龙的电影。

        好莱坞这边目前还没有流行这个风气。

        为什么叫“正片”?这来源于成龙的一句笑谈。

        他说:“我最怕你们(指的影迷)说花絮比正片好看。”

        从此,一些成龙的影迷每到结尾花絮的时候就会大喊“正片”开始了。

        凯萨这部花絮他自己的镜头很少,大部分是威利斯和一些配角的失误镜头。

        以他为主要目标的纪录片已经用录像带的形式同步售了,其中详细记录了凯萨作为导演是如何制作这部处女作的。

        估计影片公映之后,这部纪录片的销售可以创下一个记录了。

        凯萨的粉丝级多不说,有志于电影制作的在校生,爱好者,好莱坞一干从业人员,甚至导演同行们是一定会买回去研究和收藏的。

        光凯萨知道的几位已经预定的大咖就有科波拉、卡梅隆、斯皮尔伯格、库布里克、雷德利·斯科特、马丁·西克塞斯这些位。

        预定最少的是库布里克,要了五盘带子,最多的是科波拉和卡梅隆,每人都预定了十盘带。

        这不是捧场,捧场只是附带功能,作为一个风格独特到可以开创一个时代的作品,买录像带回去逐个镜头拉片研究简直太正常了。

        何况这不是电影,而是记录凯萨执导创作过程的专业纪录片,这就更需要来回倒带耐心的研究了。

        录像带可不像以后出现的碟片,录像带的每一次播放就是一次对磁性的消耗,这个东西真心经不起逐个镜头的拉片学习研究。

        这个录像带横行的时代,任何一个学习电影的学生或者从业者在学习和研究一部电影的时候都不会只买一盘带子的。

        实际上,任何电影的花絮都足够的搞笑,因为人类总能从同类“愚蠢的失败”上找到笑点。

        而且播放花絮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行为,看着花絮当中展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ng方式,以及貌似高大上的巨星演员和神秘的导演也有不为人知的逗逼一面,观众和主创人员的心理距离会无形中被拉进。

        很多黑转路人,路人转粉,就是看了花絮或者类似曝光明星逗逼值的视频之后生的。

        比如凯萨前世记忆中,华夏女星蒋欣在小咖秀上自拍的那段著名的“金星橙汁梗”,在当时立即引来一大堆路人转粉。

        花絮起到的就是类似的效果。

        当然,有偶像包袱的就干不了这种事了,自己都觉得自己太**,让路人怎么粉你?

        观众再次坐好,在欢笑中看完了全部花絮,竟再次起立用更热烈的掌声表达他们对电影的喜爱。

        所有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威利斯在“月下舞者”那一组镜头中的ng。

        在剪影的光线中,威利斯第一次做转身换弹匣的动作竟然因为用力过猛,导致转身角度过了36o°。

        他原本应该是在转身结束后面朝扮演敌人的演员,而用侧面对着镜头的,结果威利斯在转身结束之后现自己是面朝窗户背冲着镜头……

        最有意思的是,他转身结束时头还一下磕在窗户玻璃上出了“嗙”的一声……

        这一瞬间,整个片场都静了下来,威利斯把自己都给逗笑了,只见他双手持枪趴在办公桌上,憋笑憋得浑身颤抖,最后实在憋不住了,干脆站起来洒脱的仰天长笑。

        然后整个剧组就像开锅了一样,哄的一下全都笑开了。

        观众看到这里时,基本上和剧组成员的反应是一模一样的。

        凯萨放出花絮,也是出于舒缓观众情绪的考虑。

        要知道,这部电影虽然有一些美式的幽默台词,但是整体的风格还是趋于残酷的,所以被分级为R级,尤其是主角马克思战场上养成的照着倒地的人头上补枪的动作,还是让这部电影过于严肃和残酷了。

        以至于,一些影评人在片花结束后立即开始讨论,这种补枪的行为是否应该被删掉。

        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敌人被接近12毫米口径的1911当胸打了两枪之后,主角还要照着头上补枪。

        如果,凯萨的军事顾问汤普森听见这位影评人的话一定会啐他的脸。

        不说二战,就说一场越战下来,美军被自己认为已经是死尸的敌人杀死的不是一个两个。

        人可以很脆弱,很多人甚至可以意念自杀。

        一个人用强烈的心理暗示,强行让自己认为自己死了,他就能让自己的身体听话的结束一切生理机能。

        有些新闻里,明明只打了一个耳光,有些人就会倒地死去,验尸查不出任何原因。

        然而有些人的生命力,简直就是蟑螂附体。

        尤其是战斗中,别说大口径手枪弹当胸两枪,有些人就算三分之一个头都被弹片打飞了,还能持枪打光子弹,然后再在肉搏中杀死一个敌人,战斗结束后经过战友提醒,现自己头缺了一块之后才死。

        一系列血的教训,让老兵们会本能的对倒地的敌人头上补枪。

        凯萨采纳了汤普森的建议,让马克思·佩恩也使用了补枪的动作。

        当然,凯萨特意拍了这样一组镜头。

        主角马克思在给一个敌人补枪的时候,他的背后的地板上有一个他还没来得及补枪的敌人突然睁眼,在捡枪准备杀死主角的时候,被听到声音的主角转身爆头。

        凯萨在用这个镜头强调补枪的重要性,但是这些影评人依然不依不饶就没办法了。

        凯萨从没把影评人当正常人看待过。

        不是神经病,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影评人?

        【三千多字大章~求票求收藏!】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27/27228/118635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