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萌夫天上来 > 170 荀维事败

170 荀维事败


“圣上请看。”

        一名刑部主事手捧托盘,恭身敬上。

        他左边跟在身侧的是大理寺一名详断官,右边的是都察院的刑房主事,这三人一路从荀绍墓出来,在三司属下众多吏目的眼皮子底下,一刻也不敢停歇,半点多余的动作也不敢做。

        此时身在北郊荀氏墓地的,不仅有三法司的众多高官,亦有圣上高冕亲临。

        五百御林军供卫,盔明甲亮,气度森严。

        身处漩涡之中的三皇子和荀维,都状似安然地立在高冕身侧不远处。

        三皇子锦衣华服,身边三五从人,目光不时闪烁,偶然流露出阴沉狠厉之色。

        而被京城民间传称为国舅爷的荀维,正木着一张脸,两眼只盯着五十步外被打开开的墓地。

        细心的人们,已是能看得出三皇子跟国舅爷荀维之间,并不似从前那般亲近了,虽然站得近,但全程几乎一句话也没交谈过。

        高冕坐在临时搭好的围幕中,两手搭着龙椅的扶手,目光落在那托盘之上,雪白的绢丝上摆着一根骨头,看长度,当是手臂上头的。

        乌黑的骨头衬在雪白绢布上,瞧着是分外鲜明。

        高冕微微皱了眉头。

        就算他不懂刑狱,也知道这死了多年的人骨,不可能是这般颜色。

        “这可是荀绍的遗骨?”

        虽然知道自从决定要开棺验骨之后,就有三司的人过来一起看管着荀绍墓地,而方掘蟇的也是三方吏属。

        这么多眼睛看着。自然是不大可能作弊。

        三人齐齐称是。

        高冕先压下心中疑惑。点点头道。“开始吧。”

        那个一夜间就名扬众多皇子贵胄的姬子宁就侍立在七八十步之外。

        但见他从袖中摸出一个小小的玉瓶,走上前来,将玉瓶交给三人之一,正好是都察院的刑房主事,而早就等候在一边的荀放也走上前来,把手腕伸了过去。

        那大理寺的详断官取出一把小银刀和一盏小银碗,亲自动手,在荀放腕上。割一了个小小的伤口,但见鲜血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急速地滴入银碗中。

        若真是寻常的孩童,瞧着这么多的血,只怕早就吓得哭了,然而童颜成人心的荀放却是一声未吭,两眼只瞧着托盘上的遗骨,神情庄重,眼眶泛红。

        “姬先生,可是滴三滴入碗中便可?”

        眼见得银碗中已是聚了小半碗底。详断官拿布条替荀放扎住了伤口,又令旁边从人替他上了些止血药剂。这才取了银碗,放在托盘边上,回头问姬誉用法。

        姬誉点点头,“正是,静置盏茶工夫即可。”

        此时在场的众位高官显贵,大多数都是昨日见过姬誉当场一试身手的,都知道这碗血,等会儿如果洒到骨骼之上,能被骨骼渗吸而入的,那便是直系血亲。

        如果不出意外,想来这回的血,也能渗入荀绍遗骨之中,如此,荀放的身份,便可确认。

        而一旦确认了荀放的身份,那么,这国舅爷,还能是国舅爷么?

        “姬举人,你这验骨血之术,是从何而来?”

        高冕此时已是对姬誉这法子的准确度,相信得八,九不离十了。

        虽然说,自古相传,就有滴血入骨,滴血验亲之法,然而此后又被许多大医者证伪,说这两种法子并不准确,常有出差错的可能。

        若是旁的,出一个半个差错倒也罢了,这子嗣传承,是一家一姓关天的大事,如何能出得半点谬误,因此这两种法子早在百年前便被弃用。

        “启禀圣上,这术法,是我姬家祖传之法,我姬家亦曾是前朝大族,子孙众多,子嗣传承乃是重中之重,每一子孙,出生后都要验血正身,才能记载上族谱。不过此后百年间日渐没落,到如今通晓此术的,便只有草民一人。”

        姬誉说的,倒是半真半假,他所在的世界,子嗣传承的确是重中之重。

        满朝国医之学,倒有大半都关乎妇科儿科,或是血脉鉴定之术。

        有些历史渊源颇深的豪门望族,几乎都有自家不外传的优生优育保证血脉纯洁的独特法子。

        姬家身为皇室都要拉拢的名门望族,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此姬家非彼姬家,所以当高冕听了这话之后,便满脑子搜索,是否曾经听说过有这么一个牛气神秘的家族。

        想了半天没想出来,便不由得问起亦在一旁随侍的姜翰林。

        “姜卿,你可知道前朝姬家之事?”

        这个姜翰林,据说最是通晓古籍,人称活史书的。

        原本这荀放骨血相验之事,跟他一个翰林没什么关系,不过因为他跟荀绍生前是知交好友,高冕便特许他也跟来一道做个见证。

        此时在场的众人,除了三司官员,就是昨日在高台之上的皇子王爷等人了。

        皇孙们年纪都尚小,来墓地怕被冲撞了,因此除了大皇孙之外,其余的都不许过来。

        姜翰林应了一声,心里开始高速搜寻着有关姬家的记载。

        顾,这姬家虽然在百多年前,确实是地方大族,不过,也没神奇到有这种术法的地步吧?

        “回圣上,西川旧事录里的确有姬家的记载,姬姓乃是西川大姓,族中数百人,奴仆部曲成千上万,亦是一方豪强。曾经有姬姓嫡子名易,出家为道,据说四处游历,已是得道身为半仙之体,曾经一人独解数村的疫症,救人数,有活神仙之称,不过后来几度战乱,姬家四分五裂,逃散往各地,此后便再甚传世消息。”

        这也得亏姜翰林博学多闻,才能记得百多年前的野史中有关姬家的内容。

        当然了,姜翰林说的时候又多加上了些赞誉之词。

        毕竟,这姬举人有这种奇术,实在是造福世人,令他的好友不至于九泉之下死不瞑目,姜翰林心中还是大为感激的。

        高冕抚着胡须微微颔首。

        而验骨血的时辰却是已到。

        “圣上,小臣这便开始验血了。”

        因昨日三皇子质疑如果全由一人操作,说不定会被姬誉作了什么手脚。

        故而今日便是由姬誉说出法子,由三法司各出一人共同完成。

        但见那一小碗鲜血缓缓地倒在乌黑的骨骸之上,便如同水流进了沙地,慢慢地被吸了进去,那乌黑骨骸仿佛真有神鬼附身一般,认得出这是骨血至亲,张开细细的看不见的孔洞,将那些血液吸纳一空,原本的乌黑之色,变得多了一抹深红。

        姜翰林一眼不眨地瞧着,眼睛越张越大,瞬间老泪纵横,哭道,“果然,果然是荀绍兄的血脉啊!”

        再看那一脸肃穆的荀放,便不由得哽咽出声。

        “阿放侄儿,你这些年可受罪了!”

        “姜翰林莫要急着替我荀家认人!这种骨血验亲之法,早几百年前就废弃不用,如今这骨血相吸,说不定只是这姓姬的使的障眼法罢了!圣上莫要被他蒙骗过去啊。”

        荀维再也法淡定自若,上前一步就朝高冕行下跪礼,抖着声音求恳。

        他先前盯着这一幕,一眼也没眨一下,昨日高台之上的事,他只是听说,并没有亲眼目睹,原本心里还存着侥幸,此时亲眼所见,心下惊骇之余,仍然要做一下垂死挣扎。

        再怎么说,他也是荀贵妃的亲哥哥,皇上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的吧……

        他是怎么也不相信,这世上居然会有这般神奇之术的!

        “说不定,有了那药水,就是随便什么血都能相吸相融!”

        高冕瞧着这个虽然已经年过五十,却仍然看上去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的大舅子,心中鄙视憎恨可怜等诸多情绪兼而有之。

        这个大舅子,跟他亲妹子一样,都是外表光鲜罢了。

        “既然荀维不服气,那便换一个人的血来试!”

        骨血相验这种事,虽然昨日已是试过几回,但这般神奇的术法,就是高冕自己,也是忍不住要想要多次验证。

        他心里甚至有个略阴暗的想法,想要知道自己那数十儿女,可都经得起试验?

        要找一个跟荀绍没有血亲关系的人,那在场的还不是满地都是。

        很一个小内侍便抖抖缩缩地站到了原本荀放所站的位置,手腕上被银刀划开了个口子。

        众多目光注视之下,那遗骨果然似如有灵性,对于陌生的血脉简直半分不融,泾渭分明!

        “这,这……”

        正提心吊胆的荀维,终于没了最后一点指望,跪在地上的身子摇摇晃晃,几欲软倒。

        此时众人哗声四起。

        高冕冷冷哼了一声。

        没用的东西!

        “荀维,你可还有什么话说?”

        荀维面色如土,原本也算高大的身板此时却是佝偻得可怕,好似一张破旧的老弓,上下牙齿不停地打战,只觉得自己浑身的皮都被揭开,眼前昏暗一片。

        “小臣,小臣……”

        “舅舅,没想到表弟竟然死而复生,这也是千年难见得喜事,舅父想来是惊喜交加,都说不出话来了吧?”

        三皇子突然上前一步,一手抚在荀维肩头,面上带着刻意扩大的笑容,露出了两排白森森的牙齿,向着宛若儿童般的荀放笑道,“表弟,先前为兄没有想到果然是你,言语多有过激,表弟莫要见怪才是啊。”未完待续。。)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8/18294/85321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