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嫁夫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字罗衣(一更)

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字罗衣(一更)


去温泉调养?

        明思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定是因为下午同明汐的事一老太君这是不愿意自己同明汐起争执。

        遂一笑“多谢老太君。”

        老太君轻轻领,抬手拍了拍明思放在桌上的手,目光在那黄的肌肤上停了一瞬“是个好孩子,老祖宗喜欢。”又转抬声道“双福,把那石青狐毛大氅给六小姐取来。”披风取来了。

        极浅的灰绿色,柔滑的布料织纹细密却十分柔软光泽,布料上面有银色的暗纹。连帽立领对襟的制式,领口袖口衣襟边上全是纯白的狐毛,没有一丝的杂色,软软蓬松。

        款式极简单,却又极素雅高贵。

        明思本就做这一行,一看之下也不免生出几分喜爱欣赏。

        老太君眸色温和的笑了笑,吩咐蓝彩“替你家小姐收好了,山上风大。你们可得伺候仔细了!”

        蓝彩瞄了明思一眼才小意地接过披风。

        明思唇角含笑“明思谈老太君厚赐。”还是称的“老太君”而并非其他几个丫头那般叫“老祖宗”老太君稍稍垂了垂眼睑,面色却依然和蔼“你这傻孩子,跟老祖宗客气作甚。”

        又坐了一会儿,明思起身告辞。

        走到门口,声太君出声唤住“六丫头,无论如何,要记得你身上流的也是纳兰家的血。”

        明思一怔,遂领了领,离去。

        翌日,明思将蓝灵留下,嘱咐了相关事宜后,带着蓝星蓝彩帽儿三人同四夫人并蓝草蓝枫两个丫鬟坐上了府里的马车,朝城外西山而去。

        到别院,下人们已经得了老太君的吩咐,皆是殷勤备至。

        稍做安顿之后,明思便在别院管事嬷嬷的引领下,在后院的温泉中痛痛快快地泡了半个时辰。

        当夜,管事嬷嬷身边的张家嫂子便悄悄去到了纳兰侯府,同老太君细细禀报了一番。

        听完回禀的老太君微有失望,沉吟片刻“可看仔细了?”

        张家嫂子恭谨道“赵嬷嬷一直在泉池边候着,六小姐也没让她回避。”老太君轻轻领“好了,你回去吧。传我的话,让赵嬷嬷好生伺候着,六小姐怎么吩咐怎么做便是。,…

        张家嫂子领命退下。

        ~~~~~~~~~~~~~~~~~~分割线报道了十日后。

        大汉慈宁宫,脸色有些苍白的欧阳太后半靠在云床上,不时的轻咳几声。

        皇后坐在床畔的锦凳上,望着太后,神情有几分担忧。

        司马陵立在皇后身倒,眉头微紧。

        一月前,太后便有些不适,也用了不少药,不见好,这几日反倒愈重了些。

        精神也越加不振。

        看着皇后和太子的神情,欧阳太后笑了笑“不过有些风寒小

        症,你们做这幅模样作甚?”皇后笑着,眼中却还是有一抹忧虑。

        王老御医说太后乃是心郁所致,需得打开心结,病方能见好。

        可这心郁……

        一时无言。

        顿了片刻,皇后道“听李嬷嬷说,母后今日睡得不怎么安好。”

        太后沉默片刻,轻轻叹气“近日来,我总是梦见先帝,他好似有什么话要同我说,可每回却又听不清。”皇后一怔“可是先帝有什么话要嘱咐咱们?”

        太后领,喟然道“我也这么想啊。

        太子上前一步“皇祖母,不如让孙儿明日去一趟纯元观,替皇祖母上炷香,可好?”皇后点了点头,看着太后“陵儿此话倒是适宜。明日正好十五,让陵儿去拜一拜天君,看能否让天君通融,有所助益。”

        太后怔了怔,起身下榻,皇后赶紧上前扶住“母后若有事吩咐便是,起来做甚?”太后起了一半,只觉身子撑不住,也就躺了回去,叹了口气“陵儿,取纸墨来,替皇祖母写。”

        一旁侯立的宫人赶紧取了纸墨来。

        “欧阳云华,建熙四年,病卒海郡。”太后半眯着眼,轻声念出几字。

        太子一愣,回神伏案疾书。

        片刻,成。

        伸手接过太子所写,太后淡淡一笑“明日在观里化了。”

        遂闭目养神。

        待皇后太子退下,太后缓缓地睁开眼,视线停在虚空的某一处。

        “记得那时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先帝爷,穿心字罗衣的是我,可彩云却是她对么?”太后喃喃道“我把她嫁去了海郡,你虽未说过,可心里却是一直怨我的,对么?”一室的金碧,映得太后苍白的面色愈加黯淡。

        又过了片刻。

        太后低声似自语“你走了两年,她便死了。”

        轻轻的阖了眼,太后又回到了女儿节前夕的那个梦境。

        垂髻少女,心字罗衣,笑看燕双飞。

        俊美少年,锦袍语带,束金冠,翩然而至。

        两两相望间,含笑脉脉……

        良久,锦幔后的宫人只听得云床上的太后一声长叹息。

        次日一早,太子带了玉兰并数个侍卫轻裘出京。

        一个时辰后,便到了西山纯元观。

        纯元观并非千年道观,却在大汉境内赫赫有名。乃是先帝继位之时,下旨为元天师所敕造。

        建熙元年,元天师从朝中退隐后,就再也没回过这纯元观。

        朝廷只好另外指派了观主主持道观。

        可即便如此,在道教兴盛的大汉,纯元观也是香火鼎盛之极。

        每月初一十五,来观内求签问卦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皆是络绎不绝。

        接到宫里的旨意,观主一早便让童子在山下迎客处,向诸香客道明观内今日谢客。

        宫中也早早的派了人手在四下护卫。

        在殿内持香供奉了三清天尊,行过了大礼,太子行到殿外的香炉外,将昨日写就的纸片丢了进去。

        雪白的纸片瞬间黄,火星点点,片刻已成灰烬。

        太半望着香炉微微出神。

        等了半晌,玉兰上前一步“殿下,此处烟重。”

        太子回神,微微领,提步朝观外行去。

        走到观前,却是偌大一片空地,长长的白玉阶蜿蜒而下。

        风吹衣抉翻飞,视线内一片青葱。

        脚下连绵的青山一直绵延数里,在初冬的微寒中,更显沉稳之态。

        “那里是何处?”太子抬手一指。

        右侧山腰处凸起一个小山头,山头之上是一座小小寺院。

        围墙圈起老旧殿宇数间,庙后似有一座小小腊梅园,远远看着,倒是别有几分清趣。

        可若同纯元观的巍峨气势一对照,却只显寂寥。

        观主上前,顺势看去“回太子,那是倒钟寺。原本是荒废了多年,前两年来了个游方的老和尚,大约是没了去处,就在寺里住了下来。”“倒钟寺?”太子道。

        观主笑道“因那山头形似一个倒钟,故而那寺院便取了这名儿。

        平日里也没什么香火,那老和尚在庙旁开了块菜地,也能勉强度日。”太子“哦”了一声,点了点头,回身对玉兰吩咐道“走,去瞧瞧。”言毕,便沿着山路朝下而行。

        玉兰并几个侍卫赶紧跟上。

        观主微微一愣,遂摇一笑,转身回观。

        司马陵一路缓行,随着愈近,阵阵香气盈鼻,腊梅幽香渐盛。

        他不觉鼻中微诧。

        从山上看,那腊梅园也不过十来数孱梅,怎就如此之香?

        之前在观前便隐约闻到,还以为就在附近,不曾想还有如此之远。

        随意拣了条小路,不多时便到了,正是寺院后园。

        一墙之隔,梅香更显清幽。

        正要提步寻正门而入,却听墙内传来对话。

        一个老迈之声正呵呵一笑“你这丫头,每日来我这小庙,却又不拜菩萨,这是作何道理?”少女轻柔甜美的声音似是含笑“到米铺的也未必是买米的,那到庙里的也未必是拜菩萨的。小女子日日来,不过是贪老师傅的茶好、

        水好、梅好罢了。”

        老和尚呵呵又笑“所谓进山拜山,见庙拜庙。你不愿拜,可是见了山上的纯元观,嫌我这倒钟寺庙小破旧?”

        少女轻声一笑“小女子不拜佛,也不拜三清。但小女子以为,并非不拜便是不敬。佛道本有相通之处,也并未大小之分。佛也罢,

        三清也罢,世人朝拜不过只因心中有愿,愿得庇估。可小女子却以为,佛理道法度的是人心,而非人身。人心得度,人方能自救。”听两人说的有趣,司马陵唇角一勾,顿住了脚步。

        见状,玉兰同几个侍卫也停了下来,四下戒备。

        只听老和尚“哦”了一声,似颇有兴致“小丫头可是悟了?有什么佛理道法的,也说来给老和尚听听。,…

        少女语声柔美“佛理却是不懂,只听过一个故事。”

        老和冉呵呵笑道“故事也成,道来听听。”

        少女笑道“从前有个人,遇上了一件极为难的事,便到庙里去求观音菩萨。正想磕头的时候,看见旁边蒲团上有个女子也在拜观音。

        他觉得这女子长的有些眼熟,又多看了几眼,然后现这女子同观音菩萨一模一样。他就问“你怎么长得这么像观音菩萨?,那女子道“我便是观音”他很惊异,道“你既是观音,为何要拜自己?,那女子道“因为求人不如求己。”

        少女的声音停住了。

        玉兰瞅了一眼太子,却见太子唇畔一缕笑意。

        墙内的老和尚哈哈大笑“好个求人不如求己这般一说,老和尚还真怪不得你了。”顿了顿“那去米铺的不是买米的,又是做甚的?”

        少女声音有些糯甜的俏皮“自然是掌柜的亲戚啊。”

        老和尚又是大笑。

        两人又说得几句,那少女起身告辞。

        脚步细碎远去。

        玉兰望了一眼太子“殿下?”司马陵心里起了几分好奇,抬起来轻声一笑“跟上去看看。”玉面如画,凤目妖娆,额间朱砂似火,一笑瞬间,意态风流毕现。

        便是天天见着的,玉兰也不免一怔神。

        回计间,太子已经前行几步了,赶紧跟上。

        后园绕了一段路,走到前方时,已经不见人影。

        侍卫望了一眼太子脸色,在地上看了一阵,指着一个方向“殿下,人朝这边走了。”司马陵微微领“不必打扰,远远跟着就行。”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3/13899/58626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