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欢乐土匪闹民国 > 三九四章 肖林的新任命

三九四章 肖林的新任命


清丈土地,定租定赋,只是土改工作中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但是很多地主心存顾忌,土地相关的一切都视为禁脔,不愿配合土改工作,赵传世就是其中的一个。www.)

        面对地主的反弹情绪,简单强行压服并不是上策,面对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增产效果显著的化肥无疑是一件强力武器。

        在使用化肥之前核定土地产量,必然低于以后的实际产量,而单块土地的产量核定越低,所需交纳的田赋就越低,当然,佃农支付的地租也越低,这对地主和农民都是好事,只有政府少收了地租。

        让利于民,绥远的土改政策充满诚意。

        回去的路上,蔡普安特意坐在苏艳旁边,仔细询问土改的政策细则,一个小时的路程转眼就到,下午时分回到了赵村。

        蔡普安到家之后,家里人正等着他相亲。

        “老大,你和人家苏队长黏糊啥?女人家抛头露面的太张扬,总不是好事。”老娘竟然看不上苏艳,虽然蔡普安一百个愿意:“好容易才给你说合了邻村杜家的闺女,家里殷实,姑娘也俊的很,就等着让你们互相看看了。”

        包办婚姻有包办婚姻的好处,老人把一切都考虑到,安排好,各方面做过慎重的比较,虽然少了几分浪漫色彩,却往往非常般配。

        “娘,你说的哪里话,我就是向苏队长请教问题。”蔡普安的心里有些痒痒的,苏艳的确像一朵鲜花般娇艳。和她说上几句话,一颦一笑都是令人心动。但是这么漂亮的姑娘,还是行政17级的女干部,怎么也得嫁个少校中校,自己小小的一个通信兵实在高攀不上。

        自知和苏艳的差距太大,蔡普安不敢多想,和家里人老老实实上路。去邻村相亲。

        令他喜出望外的是,相亲的对象竟然和苏艳有三分相似。

        姑娘出来后和大家匆匆打了个照面,始终没用正眼瞧蔡普安。只向蔡家二老行了个礼就转身进了里屋。不过临走的时候惊鸿一瞥,似有意似无意眼神轻轻一瞟,已将蔡普安彻底电麻。

        眼看她婀娜的身姿消失在门后。蔡普安心中十二分的满意愿意。

        当然比不了苏艳,但更加实际。

        相中了,直接表态,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看到儿子满意,蔡家父母自然欣喜。

        不白忙一场,给儿子挑了一个满意的媳妇。

        女孩要娇养,男孩要粗养。杜家是邻村数得上的大户人家,家里二百多亩地,养着十几个长工。这样人家养的闺女自然比那些小家小户的要精细,才配得上自家儿子。

        如果搁在头几年,这种富裕人家肯定不会相中蔡普安做女婿,但是绿脚兵这二年行情见涨,找个部队上的女婿渐渐流行。“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军属的好处可多了去喽……

        “杜二爷,蔡家后生可是绿脚兵部队上的士官,到年底还得高升,真真的年轻有为……”媒人一个劲地炫耀蔡普安的身份,如今在绥远地面。在绿脚兵中服役是最风光的。

        和老妻互相看了一眼,杜二爷咳嗽一声说道:“嗯,这孩子是不错,就是得再问问闺女的意思。”

        “我去问。”杜家太太越看蔡普安越喜欢,自告奋勇起身进了里屋。

        怀春男女,异性相吸,一切都很顺利。杜家太太不多时就喜滋滋地走了出来,再见到了蔡家父母已经改了称呼。

        “亲家,丫头害臊呢,不过这事是成了。”

        两家并一家,当然要摆席庆贺,村居酒宴,自然都是些肉食菜蔬,酒杯一端,倒也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杜二爷放下筷子,对蔡普安说道:“普安那,土改工作队也到咱们村子来了,马上要定产定赋,听说以后还要收缴土地,这件事关系我杜家的气运,你在部队上眼界开阔,帮着我参合参合……”

        作为一个乡村小地主,杜二爷自然将土地看成命根子,排斥土改工作队,但是自古民不与官斗,杜二爷又有些惧怕土改工作队,不敢和他们相抗。

        “外舅,土改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如同历史潮流滔滔荡荡不可阻挡……”

        外舅是岳父的别称,蔡普安毫不客气地和杜二爷翁婿相称,将刚从苏艳那里听来的一套说辞搬了出来……

        于此同时,赵村赵传世府中,几位本村的乡绅地主围坐一圈,聚精会神地听得十分认真。

        “各位高邻,我今日到平地泉走了一趟,从苏艳口中得知土改的整个计划。”

        赵传世满面肃容,忧心忡忡地样子,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土改分有几个步骤,减租减息是第400章。

        “这怎么行?减了两成五的地租已经吃了大亏,再搞什么三七五减租。我们全家还不得喝西北风去?!”一名瘦瘦的中年汉子先叫了起来,他家的田地最少,只有六七十亩,每年的地租收入有限。

        其他几人也纷纷出言附和,或者切齿痛恨,或者摇头太息,牢骚满腹。对三七五减租大大的不以为然。

        “各位,你们到现在还不明白吗?”赵传世突然拔高声调:“这就如同下棋一般,土改工作队步步紧逼。又怎会甘于三七五减租?他们真正的杀招还在后面。”

        “赵员外,他们还有什么杀招,难道真要将死我们不成?”那瘦瘦的中年汉子脑筋活络。已经隐隐猜到些苗头,脸上的表情更是紧张。

        “不错,最后一招就是想要咱们的命。”赵传世冷冷说道:“清丈土地完毕,下面就要核定地权,按照各家人口设定土地上限,多出的部分由政府以债券和矿山企业的股票抵扣……”

        他的话音未落,屋中已经炸了锅,一众地主纷纷跳脚大骂,恨不得这就冲出门去和土改工作队厮拼一场。

        地主,地主。土改就是要平均地权,剥夺地主的土地,难怪他们如此抵制。

        “不行,卖儿卖女不卖地,这是老辈传下来的祖训。想收我的地,除非要我的命!”

        “债券,债券就是一张空头纸,官字两张口,早晚一抹脸,就什么都没有喽。”

        “地租田赋可以商量。但别想收走一分地!赵员外,您是大家的主心骨,可得帮着拿个主意!”

        ……

        赵传世叹道:“哎——,土改工作队都有绿脚兵支持,就是告到绥远省府也没用,胳膊拧不过大腿,咱们斗不过呀。”

        “不妨,不妨,绥远告不下来,咱们就去沈阳告,请少帅为百姓做主。再不行还可以去南京,这天下总有管得了绿脚兵的地方。”那瘦瘦的汉子得意地说道:“土改,这都是共产共妻的,绥远这个搞法肯定没有上面的同意,一告一个准。”

        “好,好的很,咱们这就写状子。三叔,这件事您得出头,辛苦一趟。”

        “也罢,责无旁贷的事情,我就去沈阳跑一趟,反正现在有火车,路上的费用有限。”赵传世成功拉起了一支反土改同盟,心中很是得意。

        写状纸,签名画押,按手印,凑盘缠…第400章诞生在笔下——《论新儒家思想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无论还是国民党,肖林一向敬而远之,绿脚兵中的政治委员很少涉及党派之争,只以爱国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士兵,也就是说,绿脚兵并不是一支党军。

        但随着地盘和军队不断扩大,肖林愈发感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绿脚兵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太过朴素,要保证整个部队系统思想的稳定,还得有一套成熟的理论纲领。

        俗话说纲举目张,没有理论纲领做指导,整个绿脚兵系统、尤其是中高级核心就会迷失方向,不提出一套完整的救国思路,就无法长久保持整个集团前进的动力。

        《论新儒家思想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就是肖林的初步尝试。

        儒家思想起源于中国,在亚洲,尤其是东亚、东南亚一带影响巨大,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作用可以与西方新教伦理催生资本主义相媲美。

        新教,在资本主义精神扩张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杠杆作用,并且最后成为迫使全社会接受的精神准则,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与西方新教伦理背景息息相关。社会的变革前进绝不是简单的技术理论突破,而是整个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如果超出社会的接受能力,先行者只会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

        中国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儒教伦理排斥和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以至于在明清时期被西方赶上超越,承受了巨大的苦难。

        自鸦片战争被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国门,中国的思想界人士就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一方面是不得不承认的巨大差距,一方面是传统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轰然倒塌,西方各种思潮纷纷趁机而入,开花结果。并引入社会实践。

        这种情况下,中国该向何处去?

        肖林尝试做出了回答。

        “亚洲应该向西方借用现代性,同时保全原有的文化精髓。借传统来标识自己,改变对西方亦步亦趋的跟随……”

        数千字的文章却耗尽了心血,再三斟酌。反复修改,搁笔时已是子夜时分,肖林站起身来,轻轻活动了一下酸麻的手脚,浑身上下一阵轻松。

        还不能睡,明天还有事。

        命勤务兵准备夜宵,再到浴室里冲个澡,简单休息之后又坐在书桌前面,拿起另一份文稿做最后的修改准备——《东北边防军部队建制改革方案》……

        第400章捏得微微发白。

        “肖副主任,我不同意这个方案……”

        “我也不同意……”

        “不同意……”

        ……

        权力分配,满意的永远是少数,更多的是不满,随着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不少人干脆跟着起哄,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会议室如同菜市场般闹哄哄,乱糟糟。

        “没有关系,这只是一份讨论稿,就是让大家提意见的,无论是书面意见还是面谈,我都表示欢迎。”肖林的态度很诚恳,东北军战力低下,如果日军发动入侵,根本抵挡不住。

        “九一八”什么时候爆发?一年?两年?必须尽快提高东北军的战斗力。

        无论再难,也得把这场军事改革推动完成。

        “这次军事改革重点在于多兵种的配合作战,不再以单一的步兵为主,增大技术和专业兵种的比例,增强打击和对抗能力,我们的假想敌,就是日本军队,我们的军一级编制的设置,就以对抗日本师团为目标……”

        东北军的战斗力比日军差的太多,一个军对抗一个师团,完全不可能,但是要想取得成功,秘诀就在于设置一个清晰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肖林坐在张学良的左手边,虽然面对众将,仍然能感受到身侧少帅投来的目光,目光中暗藏锋芒。

        无疑,把自己放在东北军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少帅并非心甘情愿,这是妥协之后的结果。

        所谓功高震主,就是这个意思,

        将来也许会和少帅分道扬镳,但在这之前,肖林仍愿为东北军多做一些事情,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暂时放在一边。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1/11552/47899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